• fàn
  • zuǐ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dǎ yá fàn zuǐ

成语解释:比喻乱开玩笑。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二十五回:“越发在人前花哨起来,常和众人打牙配嘴,全无忌惮。”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比喻乱开玩笑

繁体字形:打牙犯嘴

英文翻译:A bluster

打牙犯嘴的意思

打:[dǎ]1.除去:打旁杈。2.舀取:打水。打粥。⑰买:打油。打酒。打车票。⑱捉(禽兽等):打鱼。⑲用割、砍等动作来收集:打柴。打草。⑳定出;计算:打草稿。打主意。成本打二百块钱。(21)做;从事:打杂儿。打游击。打埋伏。打前站。(22)做某种游戏:打球。打扑克。打秋千。(23)表示身体上的某些动作:打手势。打哈欠。打嗝儿。打踉跄。打前失。打滚儿。打晃儿(huàngr)。(24)采取某种方式:打官腔。打比喻。打马虎眼。3.从:打这儿往西,再走三里地就到了。他打门缝里往外看。打今儿起,每天晚上学习一小时。[dá]十二个为一打:一打铅笔。两打毛巾。[英dozen]

牙:1.人和高等动物咬切、咀嚼食物的器官,由坚固的骨组织和釉质构成。人的牙按部位和形状的不同,分为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通称牙齿,也叫齿。2.特指象牙:牙筷。牙章。牙雕。3.形状像牙齿的东西:牙子。4.姓。5.牙子2:牙行。

犯:1.抵触;违犯:犯法。犯规。犯忌讳。众怒难犯。2.侵犯:进犯。秋毫无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井水不犯河水。3.罪犯:主犯。盗窃犯。4.发作;发生(多指错误的或不好的事情):犯愁。犯错误。犯脾气。他的胃病又犯了。5.姓。

嘴:1.口的通称:张嘴。闭嘴。2.(嘴儿)形状或作用像嘴的东西:瓶嘴儿。茶壶嘴儿。烟嘴儿。3.指说的话:嘴甜。别多嘴。

成语评论

打牙犯嘴”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怪?其实它形容的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开玩笑、斗嘴皮子的场景。比如同事之间互相调侃:“你这方案写得像小学生作文,要不要我帮你改改?”对方回一句:“得了吧,上次你写的报告老板看了直摇头!”这种你来我往的抬杠,既不会伤和气,又能活跃气氛,这就是典型的打牙犯嘴

有人可能会问:打牙犯嘴和吵架有什么区别?核心区别在于“意图”。比如闺蜜试穿新衣服问你意见,你故意说“这衣服显胖,像套了个麻袋”,但马上补一句“不过你腿长,穿麻袋都好看”。这种先损后夸的互动,既制造了笑点,又传递了关心,和真正的争吵完全不同。

工作中如何运用这种技巧呢?看看这个例子:项目会上小李说:“老王的流程图画得比蜘蛛网还复杂。”老王立刻回怼:“总比你上次把PPT做成连环画强。”这时候组长插话:“二位大师别斗法了,咱们抓紧定个最终版?”这种适度的玩笑能缓解工作压力,但要注意别耽误正事。

有人担心打牙犯嘴会不会显得不礼貌?关键看场合和对象。比如家庭聚会时,侄子对姑妈说:“您包的饺子皮厚得能防弹。”姑妈笑着拍他:“小兔崽子,嫌厚别吃啊!”边说边往他碗里夹了三个饺子。这种充满烟火气的互怼,反而是亲密的体现。

个人认为,现代人尤其需要这种语言智慧。在社交平台上,一句“你这自拍美颜开得亲妈都认不出”配上笑哭表情,比直白的“照片P过头”更容易被接受。既能表达观点,又保留了回旋余地——毕竟打牙犯嘴的精髓,就像吃重庆火锅,辣得痛快但不上火。

下次遇到朋友吹牛时,不妨试试这招:“听说你游戏段位升到王者了?”对方得意点头时,补一句:“人机对战排行榜吧?”记得说完自己先笑,让气氛保持在轻松频道。这样的语言游戏,就像给日常对话撒了把跳跳糖,平淡中突然蹦出点小惊喜。

"打牙犯嘴"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