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ǒu
  • jiǎo
  • cuò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ǒu jiǎo wú cuò

成语解释:同“手足无措”。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48回:“府尹胡师文,见了上司批文,慌得手脚无措。”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状语、定语;指慌乱

繁体字形:手脚無措

英文翻译:at a loss

手脚无措的意思

手:1.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2.小巧而便于拿的:手册。手枪。3.拿着:人手一册。4.做某种工作或有某种技能的人:炮手。拖拉机手。能手。选手。5.亲手:手植。手书。6.指本领、手段等:妙手回春。眼高手低。心狠手辣。

脚:[jiǎo]1.人或某些动物的腿的最下面部分,用以支持身体并行走。2.物体的最下部:山脚。墙脚。3.旧指跟体力搬运有关的:脚夫。脚行。[jué]同“角(jué)”。现多用角。

无:[wú]1.没有(跟“有”相对):从无到有。无产阶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不:无论。无须。3.不论: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4.同“”。5.姓。[mó]见【南无】。

措:1.安排;安放:措置。手足无措。2.计划办理:筹措。

成语评论

生活中,我们多少都经历过「手脚无措」的时刻。比如第一次站在讲台上发言,手心冒汗、眼神飘忽,准备好的台词突然卡壳,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这时候你会想:为什么会这样?其实很简单——大脑在高压下容易「超载」,身体反应跟不上思维的节奏。这时候深呼吸几秒,反而能帮我们找回控制感。

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朋友突然向你倾诉家庭矛盾,你既想安慰对方,又怕说错话火上浇油。这种「手脚无措」的背后,藏着我们对他人的在乎。与其纠结该说什么「正确的话」,不如真诚地说:「我可能不太会安慰人,但我会认真听。」很多时候,陪伴本身比完美的回应更重要。

有人问:这种状态能彻底克服吗?我的观察是,完全消除不现实。就像学骑自行车的人总会经历摇晃阶段,重要的是允许自己暂时笨拙。上周我帮邻居修水管时,面对哗哗漏水的水阀,起初也手忙脚乱。但当我接受「搞砸也没关系」的心态后,反而冷静下来理清了维修步骤。

换个角度看,「手脚无措」其实是成长的信号灯。当实习生第一次独立负责项目时,面对密密麻麻的待办清单感到无从下手,这恰恰说明他在突破舒适区。我的建议是:把大任务拆解成「下一步具体动作」,比如先列个优先级表格,或者找同事确认两个关键数据,这样能快速把茫然转化为行动力。

有趣的是,动物也会出现类似状态。观察过公园里的流浪猫吗?当它突然被三只狗围住时,浑身炸毛却僵在原地。这种本能的「冻结反应」,和人类在突发事件中的手足无措异曲同工。不同的是,我们可以主动选择「解冻」方式——比如提前演练应急预案,或者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框架。

说到底,面对未知和意外时的短暂慌乱,恰恰证明了我们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与其苛责自己「不够从容」,不如把这些时刻当作认识自我的镜子。毕竟连经验丰富的老船长,遇到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时,也要先稳住舵盘才能调整航向。

手脚无措的造句

  1. 造句 他火爆脾气,急得手脚无措,但自己有内伤在身无法帮忙。
  2. 造句 张奕倒也被这意外的一幕弄得个手脚无措,尴尬地笑着着,不知该说什么好。
  3. 造句 一个让夏悠意识到可能会遇到,但是遇到时候却有种手脚无措的少女。
  4. 造句 正当杨广心慌意乱,手脚无措之时,小姑娘猛地一跺脚,大叫一声:“你欺负我!你说要永远保护我的,你说话不算数!你是大坏蛋!”。
  5. 造句 乱哄哄的跪了一地,把李国强整的手脚无措。
  6. 造句 几次想要开口说话,都被压了下去,急得她手脚无措。
  7. 造句 华扬站在一旁手脚无措,面对两个孩子,华扬局促不安:这个我刚用,打的不准。
  8. 造句 白袍青年第一次遇到这种拼命打法,也显得有些手脚无措。
  9. 造句 等到天渐渐放亮,黑大汉还没回来,大黑身子已开始发抖,苏好好有些手脚无措,就在这时,听到一阵脚步声,没错,是一阵脚步声…还伴随着一声狗叫…
  10. 造句 欣月一回头,看见睡的真香的大汉,满脸错愕,跑过去踹了两脚,却没有丝毫用处,大汉还是睡的忘我,惹得欣月在一旁手脚无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