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uǒ xiàng jiē mí
成语解释:见“所向披靡”。
成语出处:《东观汉记》:“贾复于是被羽先登,所向皆靡。”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彻底清除
繁体字形:所向皆靡
英文翻译:carry the world before one
所:1.处所:场所。住所。各得其所。2.明代驻兵的地点,大的叫千户所,小的叫百户所(后来只用于地名):海阳所(在山东)。前所(在浙江)。后所(在山西)。沙后所(在辽宁)。3.用作机关或其他办事地方的名称:研究所。派出所。诊疗所。指挥所。招待所。4.a)用于房屋:这所房子。b)用于学校等:一所医院。两所学校。5.姓。6.跟“为”或“被”合用,表示被动:为人所笑。看问题片面,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7.用在做定语的主谓结构的动词前面,表示中心词是受事:我所认识的人。大家所提的意见。8.用在“是…的”中的名词、代词和动词之间,强调施事和动作的关系:全国的形势,是同志们所关心的。9.用在动词前面,跟动词构成体词结构:各尽所能。闻所未闻。
向:1.方向:志向。风向。2.对着,特指脸或正面对着(跟“背”相对):向阳。面向讲台。两人相向而行。3.将近;接近:向晓。向晚。4.偏袒:老乡向老乡。5.表示动作的方向:向东走。向先进工作者学习。从胜利走向胜利。6.姓。7.向来:向有研究。向无此例。
皆:都;都是:比比皆是。尽人皆知。有口皆碑。放之四海而皆准。
靡:[mí]浪费:靡费。奢靡。[mǐ]1.倒下:望风披靡。2.没有:靡事不为(什么工作都干)。
“所向皆靡”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陌生?其实它和“所向披靡”意思相近,都用来形容力量强大、无人能挡的状态。比如一家科技公司推出了一款颠覆性的产品,用户蜂拥而至,竞争对手完全无法招架——这时候可以说:“这家公司的创新技术让它在新领域所向皆靡。”
有人可能会问:“所向皆靡只能用在商业场景吗?”当然不是。想象一个篮球队凭借默契配合连续拿下十场胜利,解说员激动地说:“他们的快攻战术让对手所向皆靡!”这里强调的是团队协作带来的压倒性优势。成语的妙处就在于,它能用短短四个字传递出“全面压制”的强烈画面感。
有趣的是,我认为这个成语在当代社会还有更深层的启发。比如创业者面对市场变化时,与其追求“打败所有人”,不如专注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就像手机摄影功能的发展,并非要取代专业相机,而是在便捷性上做到极致,反而开辟了新市场。这种另辟蹊径的成功,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所向皆靡”?
再看生活中的例子:疫情期间,某社区通过居民自治建立互助网络,面对物资短缺依然井然有序。邻居们感叹:“咱们的团结让困难所向皆靡。”这说明真正的“不可阻挡”未必来自蛮力,而是源于群体智慧与共同信念。当目标明确且方法适当时,柔软的力量同样能所向皆靡。
最后想说的是,成语的生命力在于活用。与其纠结“所向皆靡”与“所向披靡”哪个更标准,不如关注它传递的核心精神:找准方向、发挥优势,就能在特定领域形成突破力。就像河流遇到岩石不会硬碰硬,而是绕过障碍继续向前,最终奔向大海——这或许才是当代人最需要的“所向皆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