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ié cháng bǔ duǎn
成语解释:截:切断。把长的切下来接补短的。
成语出处:宋 度正《条奏便民五事》:“旧城堙废之余,截长补短,可得十之五,为工约二万余工。”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宾语;比喻用长处补短处
繁体字形:巀長補短
英文翻译:cut off from the long to support the deficiency of the short
截:1.切断;割断(长条形的东西):截头去尾。把木条截成两段。2.段:一截儿木头。话说了半截儿。3.阻拦:截留。快把马截住,别让它跑了。4.截止:截至。5.姓。
长:[cháng]1.两点之间的距离大(跟“短”相对)。a)指空间:这条路很长。长长的柳条垂到地面。b)指时间:长寿。夏季昼长夜短。2.长度:南京长江大桥气势雄伟,铁路桥全长6772米。3.长处:特长。取长补短。一技之长。4.(对某事)做得特别好:他长于写作。5.(旧读zhàng)多余;剩余:长物。6.姓。[zhǎng]1.领导人:部长。校长。乡长。首长。2.生:长锈。山上长满了青翠的树木。3.生长;成长:杨树长得快。这孩子长得真胖。4.增进;增加:长见识。长力气。吃一堑,长一智。
补:1.添上材料,修理破损的东西;修补:缝补。补牙。补袜子。修桥补路。2.补充;补足;填补(缺额):弥补。增补。补选。候补。缺什么补什么。3.补养:滋补。补品。身体虚,需要好好补一补。4.利益;用处:补益。不无小补。空言无补。5.姓。
短:1.两端之间的距离小(跟“长”相对)。a)指空间:短刀。裤子裁短了。b)指时间:短期。夏季昼长夜短。2.缺少;欠:理短。缺斤短两。别人都来了,就短他一个人了。短你三块钱。3.缺点:取长补短。说长道短。揭短儿。护短。
“截长补短”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但其实生活中处处可见它的影子。比如小张刚入职时发现同事PPT做得好,自己却擅长数据分析,他就主动帮同事整理数据,同时向对方学习设计技巧。三个月后,他的汇报文件既有美观的图表又有扎实的数据支撑,这就是典型的“把别人的长处接过来,把自己的短板补上”。
问:为什么要刻意“截长补短”?其实就像组装乐高积木,单用一种形状的零件造不出复杂模型。职场中若只依赖固有技能,遇到新挑战就容易卡壳。我曾带过实习生小王,她会计专业出身却主动参与市场部的创意会,半年后竟成为部门里既懂财务又懂营销的复合型人才。
教育领域更是如此。邻居家孩子数学总不及格,但作文常被当范文。家长没有逼着他狂刷题,而是鼓励他给数学老师当课代表,结果在帮老师整理错题的过程中,他反而打通了数理逻辑的任督二脉。这说明补短板不一定要痛苦攻坚,换个角度切入可能更有效。
问:如何避免变成邯郸学步?关键在于建立自己的核心优势。就像米其林餐厅的主厨,虽然要学摆盘技巧,但绝不会放弃独家酱料配方。去年我们团队引入AI工具时,老设计师起初担心被取代,后来发现AI能帮他快速生成基础方案,省出更多时间打磨设计细节,作品质量反而提升了30%。
我观察到真正聪明的人都在做“动态平衡”。就像手机既要提升拍照功能也要保证续航,职场人既要深耕专业领域,也要培养跨界思维。上周参加行业论坛,发现那些能侃侃而谈的专家,往往都有两到三个关联领域的知识储备,这种复合型竞争力才是未来十年的硬通货。
最后想起个有意思的现象:健身房里的私教课程最近新增了“职场体能训练”,把力量训练和沟通技巧结合教学。这或许预示着,现代社会对人的要求早已突破单一维度,“截长补短”正在从生存技能升级为发展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