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héng qún dǎ huǒ
成语解释:见“成群结伙”。
成语出处:杨朔《雪花飘飘》:“桃树爷爷吹唢呐也真吹得好,不但会用嘴吹,还会用鼻孔眼,一吹起来引得孩子们成群打伙地围着他转。”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状语;用于人或动物等
繁体字形:成羣打夥
英文翻译:in groups
成:1.完成;成功(跟“败”相对):大功告成。事情成了。2.成全:成人之美。玉成其事。3.成为;变为:百炼成钢。雪化成水。4.成果;成就:坐享其成。一事无成。5.生物生长到定形、成熟的阶段:成虫。成人。6.已定的;定形的;现成的:成规。成见。成例。成药。7.表示达到一个单位(强调数量多或时间长):成批生产。成千成万。成年累月。水果成箱买便宜。8.表示答应、许可:成!就这么办吧。9.表示有能力:他可真成!什么都难不住他。10.姓。11.十分之一叫一成:九成金。村里今年收的庄稼比去年增加两成。
群:1.聚在一起的人或物:人群。鸡群。建筑群。成群结队。2.众多的人:超群。群言堂。群策群力。3.成群的:群峰。群居。群集。4.用于成群的人或东西:一群孩子。一群马。5.姓。
打:[dǎ]1.除去:打旁杈。2.舀取:打水。打粥。⑰买:打油。打酒。打车票。⑱捉(禽兽等):打鱼。⑲用割、砍等动作来收集:打柴。打草。⑳定出;计算:打草稿。打主意。成本打二百块钱。(21)做;从事:打杂儿。打游击。打埋伏。打前站。(22)做某种游戏:打球。打扑克。打秋千。(23)表示身体上的某些动作:打手势。打哈欠。打嗝儿。打踉跄。打前失。打滚儿。打晃儿(huàngr)。(24)采取某种方式:打官腔。打比喻。打马虎眼。3.从:打这儿往西,再走三里地就到了。他打门缝里往外看。打今儿起,每天晚上学习一小时。[dá]十二个为一打:一打铅笔。两打毛巾。[英dozen]
伙:1.伙食:起伙。包伙。2.同伴;伙计:伙伴。伙友。3.由同伴组成的集体:合伙。入伙。成群搭伙。4.用于人群:一伙人。分成两伙。三个一群,五个一伙。5.共同;联合:伙同。伙办。几个人伙着干。6.姓。
哎哟喂,说到“成群打伙”这个成语,咱先得掰扯清楚它的意思。这词儿说白了,就是形容大伙儿凑一块儿行动,热闹得很!不过问题来了——这成语到底用啥场景合适呢?举个栗子啊,比如说放学路上三五成群的熊孩子,那绝对算得上“成群打伙”的活教材。
嘿,你别说,有老铁可能要问:“那跟‘三五成群’有啥区别?”问得好!这俩就像烧饼配豆浆——都是组合套装。“成群打伙”更强调集体行动的规模感,像广场舞大妈们乌泱泱占满篮球场的架势,那叫一个气势如虹。反观“三五成群”嘛,更像是小团体唠嗑的状态。
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周末逛菜市场准能看见,大爷大妈们挎着帆布袋,成群打伙地围在特价摊位前挑挑拣拣。这时候要是有人单枪匹马杀过来,绝对会被这阵仗惊得直呼“好家伙!”
说到这儿,可能有小伙伴要挠头了:“现在都网购时代了,这成语还适用吗?”要我说啊,这得看情况。比如双十一拼单剁手群,几百号人守着零点抢优惠,这不就是新时代的“成群打伙”?不过这种线上抱团可比当年挤菜市场文明多了,起码不用抢破头。
依我看啊,人这种群居动物骨子里就爱扎堆。你看现在流行的飞盘运动、剧本杀组局,哪个不是变着法儿的“成群打伙”?就连职场里搞项目都得讲究团队协作,单打独斗早过时了。不过话说回来,偶尔当个独行侠也挺酷,关键得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
说到底,“成群打伙”这事儿吧,就跟吃火锅一个道理——人多了热闹,但锅底别煮糊了就行。咱既要享受抱团的欢乐,也得留点个人空间。就像春天赏樱花的公园,既有成片的粉色花海,也有独自绽放的早樱,这不都挺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