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héng hé tǐ tǒng
成语解释:体统:指体制、格局、规矩等。像什么样子
成语出处: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六回:“就是女儿,也要在他家过日子,成何体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多用于问句
繁体字形:成何軆統
英文翻译:What system
成:1.完成;成功(跟“败”相对):大功告成。事情成了。2.成全:成人之美。玉成其事。3.成为;变为:百炼成钢。雪化成水。4.成果;成就:坐享其成。一事无成。5.生物生长到定形、成熟的阶段:成虫。成人。6.已定的;定形的;现成的:成规。成见。成例。成药。7.表示达到一个单位(强调数量多或时间长):成批生产。成千成万。成年累月。水果成箱买便宜。8.表示答应、许可:成!就这么办吧。9.表示有能力:他可真成!什么都难不住他。10.姓。11.十分之一叫一成:九成金。村里今年收的庄稼比去年增加两成。
何:[hé]1.疑问代词(a.什么,如“何人?”b.为什么,如“何必如此?”c.哪样,怎样,如“何不?”“何如?”d.哪里,如“何往?”e.发表反问,如“何乐而不为?”)。2.副词,多么:何其壮哉!3.姓。[hè]古同“荷”,担。[hē]古同“呵”,谴责。
体:[tǐ]1.人、动物的全身:身体。体重。体温。体质。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体能。体貌。体魄(体格和精力)。体育。体无完肤。2.身体的一部分:四体。五体投地。3.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体。主体。群体。4.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体。液体。体积。5.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文章的体裁,如“骚体”、“骈体”、“旧体诗”)。字体。6.事物的格局、规矩:体系。体制。7.亲身经验、领悟:体知(亲自查知)。体味。身体力行(xíng)。8.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体谅。体贴。体恤。9.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tī]〔体己〕a.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b.亲近的,如“体己话”,亦作“梯己”。
统:1.总起来;总括:统称。2.事物的连续关系:系统。传统。3.统领;管辖:统兵。对下属部门不要统得过死。4.呈筒状的衣物:长统靴。皮统子。5.地层系统分类的第四级。对应于地质年代中的“世”。
哎哟喂,今天咱们来唠唠“成何体统”这个成语!先别急着翻字典,听我给你整几个例子。比如说,老张开会时突然脱了鞋翘起二郎腿,领导脸一黑:“这成何体统!”再比如小年轻在博物馆里开直播跳广场舞,保安冲过来直摇头:“现在的年轻人真是成何体统!”你看,这词儿一蹦出来,立马就有那味儿了——规矩被打破的冲击感扑面而来。
这时候你可能会问:这成语到底啥时候用合适?说白了就是看不惯别人“不按套路出牌”的时候。比方说公司规定要穿正装,结果有人踩着人字拖就来上班,这时候甩出一句“成何体统”绝对比说“你这样不合适”更有杀伤力。不过话说回来,这词儿现在年轻人用得少,倒成了长辈们的“专利皮肤”。
那为啥这个成语能活到现在?你品,你细品——它背后藏着咱们文化里那股子“规矩意识”。就像村里祠堂摆宴席,小辈要是敢坐主桌,保管被长辈用这句镇场子。不过话分两头说,现在有些场合规矩确实该改改了。比如前两天看见小姑娘穿汉服逛商场被说“成何体统”,我就纳闷了:穿传统服饰倒成了没规矩?这逻辑怕不是穿越来的吧!
依我看呐,用“成何体统”得看场合。该讲究的时候讲究,比如正式场合的着装礼仪;该灵活的时候也别死板,就像年轻人玩cosplay逛漫展,这时候要是搬出这句,反倒显得自己跟不上时代。记住咯,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关键得拎得清“体统”背后的本质——对他人和场合的尊重,这才是硬道理!
最后给个小建议:下次遇到看不惯的事儿,先别急着甩成语。不妨学学现在的网红调解员,来句“宝子咱这事儿是不是得讲究个基本法?”既表达了态度,又不伤人,这不比“成何体统”香多了?当然啦,真要遇到特别离谱的情况,该用还是得用,毕竟有些底线咱们得共同守着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