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ǎn
  • shí
  • shì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ǎn shí fǔ shì

成语解释:感:感触,感慨;抚:历数、追忆。因考虑时事而伤感

成语出处:唐·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人的心境

繁体字形:感時抚事

英文翻译:Feeling and caressing

感时抚事的意思

感:1.感动:感人肺腑。深有所感。2.对别人的好意怀着谢意:感谢。感恩。感激。3.中医指感受风寒:外感内伤。4.感觉5.;情感;感想:美感。好感。自豪感。亲切之感。观感。百感交集。6.(摄影胶片、晒图纸等)接触光线而发生变化:感光。

时:1.时间(对空间而言):时空观念。2.时代;时候:古时。唐时。战时。3.时间单位。旧指时辰,现指小时,即一日(一个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4.指规定的时间:按时上班。过时作废。5.季节:四时如春。6.现在的;当时的:时事。时兴。7.时俗;时尚:入时。8.副词。时常:时时。时有错误。9.有时候:时阴时晴。10.时机:不误农时。

抚:1.轻轻地按着:抚摩。2.安慰;慰问:抚问。抚慰。3.保护:抚育。4.同“”。

事:1.事情:国事。公事。2.事故:出事。平安无事。3.职业:谋事。4.关系;责任:回去吧,没有你的事了。5.从事:大事宣传。6.侍奉;伺候:事亲。不事王侯。

成语评论

感时抚事”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雅,但它的意思其实很贴近生活。举个例子,老张在同学会上翻看毕业相册,突然感叹:“当年咱们在操场打球的场景,现在想起来真是感时抚事啊!”这时候他既在怀念过去,也在观察当下同学的变化。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和普通怀旧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抚”这个动作。比如小王整理母亲留下的旧毛衣时,不是单纯地说“以前真好”,而是摸着针脚说:“妈总说毛衣要织得密才暖和,现在才懂她的用心。”这里既有时间流逝的感知,又有对事件意义的梳理。

工作中也能用这个成语。同事小李做完年终汇报后说:“对比去年这时候的手忙脚乱,今年能从容应对了,真是感时抚事。”这种表达比直接说“有进步”更显沉淀感。我观察到,善于感时抚事的人往往更擅长从经历中提炼经验,就像把散落的珠子串成项链。

不过要注意适度。邻居陈阿姨每天念叨“当年猪肉才八毛一斤”,这就变成了单纯的抱怨。真正的感时抚事应该像品茶——既闻得到旧茶叶的香气,也尝得出新热水的温度。就像我们整理旧手机时,既会为淘汰的技术感慨,也会为现在的便利欣喜。

最近看纪录片里有个细节:老工匠用传统手法修复古建筑时,特意在新木料上刻下日期。他说:“后人要是摸着这些刻痕,就能像我们此刻摸着前辈的刻痕一样。”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或许就是感时抚事最美的模样。它让我们在流动的时光里,找到连接过去与现在的锚点。

感时抚事的造句

  1. 造句 其词感时抚事,有苏(轼)辛(弃疾)之豪放,如首发于《长沙晚报》的《江城子·汶川地震感怀三首》之一《覆翼》:“山崩地裂怵惊心。
  2. 造句 感时抚事,抒发了对丈夫的思念和担忧。
  3. 造句 感时抚事增惋伤,五十年间似反掌。
  4. 造句 他的诗词,感时抚事,直抒胸臆,清新俊逸,意境深邃。
  5. 造句 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
  6. 造句 五十年间似反掌,感时抚事增惋伤。

"感时抚事"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