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hóu méi tí zhuāng
成语解释:愁眉:使眉细而曲折;啼妆:轻轻地擦去目下的粉饰以作啼痕。形容妇女的妖态。
成语出处:《后汉书·五行志一》:“桓帝元嘉中,京都妇女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龋齿笑。所谓愁眉者,细而曲折。啼妆者,薄饰目下,若啼处。”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定语;形容妇女的妖媚妆饰
繁体字形:愁眉嗁妝
英文翻译:Frown and make-up
愁:1.忧虑:发愁。不愁吃,不愁穿。2.忧伤的情绪:乡愁。
眉:1.眉毛:浓眉。眉开眼笑。2.指书页上方空白的地方:书眉。眉批。3.姓。
啼:1.啼哭:啼笑皆非。哭哭啼啼。2.(某些鸟兽)叫:鸡啼。月落乌啼。虎啸猿啼。3.姓。
妆:1.对容貌进行修饰;打扮:梳妆。2.女子身上的装饰;演员的装饰:红妆。卸妆。3.指陪嫁物品:送妆。
哎,你听说过“愁眉啼妆”这成语吗?说实话,第一次听到这个词的时候,我还以为是形容谁家小姑娘化妆化砸了(笑)。其实啊,它最早是《后汉书》里用来描述东汉贵族女子的妆容——眉头微蹙、眼下涂红,像是含着眼泪,显得楚楚可怜。比如这么用:“她今天这愁眉啼妆的打扮,倒像是刚看完苦情剧,看得隔壁王叔都忍不住问了句‘姑娘有啥难处不’?”
这时候你肯定要问了:“这不就是个妆容描写吗?咋还成成语了?”嘿,问得好!其实这个成语背后藏着古人“以妆达意”的智慧。就像现在年轻人用“emo妆”表达心情,古人也会通过妆容传递情绪。比如《红楼梦》里林黛玉若是活在东汉,保准天天愁眉啼妆,毕竟“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这描写,跟这成语简直绝配!
不过话说回来,愁眉啼妆放现在还能用吗?依我看啊,这得看场合。你要是顶着这妆容去面试,面试官估计以为你刚失恋;但要是拍古风写真,那妥妥的氛围感神器!就像上周我表妹cosplay汉代仕女,特意画了愁眉啼妆,朋友圈点赞直接破百,评论区清一色“姐姐眼神里都是故事”。
有意思的是,现在有些美妆博主把这妆容玩出了新花样。前阵子看到个教程,教人用腮红打造“破碎感”,底下有条神评论:“这不就是当代打工人限定皮肤吗?加班到凌晨三点自然拥有同款愁眉啼妆!”你品,你细品,是不是突然get到了古今通用的心酸?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到,现代人虽然不常画这种妆,但表达愁绪的方式倒是一脉相承。就像咱们发朋友圈配个灰蒙蒙的自拍,或是深夜分享悲伤情歌,本质上和古人画愁眉啼妆没啥区别嘛。所以说啊,这成语就像个时空穿梭机,让我们隔着千年还能跟古人会心一笑:“原来你们也这么玩啊!”
最后留个思考题:下次看到谁朋友圈照片眼神忧郁、滤镜清冷,要不要在评论区来句“这位施主今日愁眉啼妆,所为何事”?没准能开启段跨越时空的对话呢!当然,被拉黑的话可别怪我啊(手动狗头保命)——开个玩笑,咱们下回再聊别的文化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