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nì yān rú dǎo
成语解释:惄焉:忧思伤痛的样子。忧思伤痛,心中像有东西撞击。形容忧伤思念,痛苦难忍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小弁》:“我心忧伤,惄焉如捣。”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指十分伤悲
繁体字形:惄焉如搗
英文翻译:How can I do that
惄:忧思;伤痛。
焉:1.跟介词“于”加代词“是”相当:心不在焉。善莫大焉。2.疑问代词。哪里;怎么(多用于反问):焉有今日?。焉能不去?。不入虎穴,焉得虎子?3.乃;于是: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4.表示肯定的语气:有厚望焉。因以为号焉。5.姓。
如:1.适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数。2.如同:爱厂如家。十年如一日。如临大敌。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闻不如一见。与其那样,不如这样。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如一年。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厕。7.姓。8.如果:如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捣:1.用棍子等的一端撞击:捣蒜。捣米。用胳膊肘捣了他一下。直捣敌营。2.捶打:捣衣服。3.搅扰:捣乱。捣麻烦。
“惄焉如捣”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别慌!咱们先拆开看看。“惄”是忧愁的意思,“捣”就是捶打,合起来就是“内心忧愁得像被捶打一样”。比如最近公司项目遇到瓶颈,小李连着几天失眠,朋友问他怎么了,他苦笑着说:“我现在真是惄焉如捣,方案改了八遍客户还不满意。”这个场景里,成语把看不见的焦虑转化成了具象的“捶打感”,是不是瞬间生动了?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平时能用吗?其实它确实比较文雅,常见于书面表达。比如小说里可以这样写:“高考放榜前夜,她盯着时钟惄焉如捣,手指无意识地抠着桌角,仿佛秒针每走一格都在敲打她的心脏。”这种细腻的情绪描写,用成语反而比直白的“紧张”更有画面感。
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老王发现孩子偷偷玩手机到凌晨两点,第二天父子俩对峙时,老王叹气道:“看你熬夜玩游戏,我心里惄焉如捣啊!”这里既表达了担忧,又避免了直接责骂,是不是比“我很生气”更有文化厚度?
我总觉得这类成语就像语言里的“调味料”。现代人虽然习惯了说“压力山大”“心态爆炸”,但偶尔用用“惄焉如捣”这样的表达,就像给日常对话加了点古典滤镜。下次遇到朋友倾诉烦恼时,试着说句“看你惄焉如捣的样子,咱们喝杯奶茶慢慢聊”,说不定能成为朋友圈里的语言小达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