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òng yí xū xì
成语解释:见“恫疑虚喝”。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秦虽欲深入,则狼顾,恐韩、魏之议其后也,是故恫疑虚猲,高跃而不敢进,则秦不能害齐亦明矣。”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虚张声势
繁体字形:恫疑虚虚
英文翻译:Bluster and hypocrisy
恫:[dòng]恐惧;吓唬:恫恐。恫吓。[tōng]哀痛;痛苦。
疑:[yí]1.不信,猜度(duó):疑惑。疑问。疑心。疑团。疑虑。疑窦。疑点。疑端。猜疑。怀疑。半信半疑。2.不能解决的,不能断定的:疑案。疑难。疑义。存疑。[nǐ]1.安定,止息。2.古同“拟”,比拟。
虚:1.空;空虚:弹不虚发。乘虚而入。2.不符合真实情况:弄虚作假。3.不自满:谦虚。4.害怕;勇气不足:心虚。胆虚。5.副词。白白地:虚度。6.虚弱:气虚。体虚。7.指政治思想、方针、政策等方面的道理:务虚。8.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猲:[hè]古同“嚇”,恐吓,吓唬。[xiē]〔猲獢(xiāo)〕一种短嘴的猎狗。[gé]〔猲狚〕巨大的狼。[hài]狗的气味。
哎哟喂,你听说过“恫疑虚猲”这个成语吗?别急,我先举个栗子!比如老张发现同事小王偷偷加班赶项目,立马在公司群里嚷嚷:“小王这是要把咱们全卷成咸鱼啊!”结果大家一打听,小王其实只是临时处理客户需求。你看,老张这就是典型的“恫疑虚猲”——自己瞎猜还故意夸大事实吓唬人。
等等,这成语到底啥意思呢?说白了就是用虚假的威胁或猜疑来制造紧张气氛。就像小时候同桌突然说“老师在后窗盯着你呢”,等你吓得缩脖子转头,他却笑得满地找牙。这种虚张声势的行为,可不就是“恫疑虚猲”真人版嘛!
话说回来,为啥有人爱玩这套?我琢磨着吧,要么是想掌控局面,要么是缺乏安全感。就像我家楼下王大爷,见人就念叨“听说这栋楼要拆迁”,结果三年过去,楼没拆成,倒成了小区八卦集散地。这种操作短期可能唬住人,但时间一长就跟狼来了似的,谁还信呐?
那遇到这种情况咋整?嘿,咱得学学《皇帝的新衣》里那个小孩!去年我们部门就有个同事老拿“老板要裁员”说事,后来大家直接拉着组长开诚布公聊,才发现根本是子虚乌有。所以说啊,与其疑神疑鬼,不如打开天窗说亮话。
要我说,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恫疑虚猲”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了。毕竟大家手机一掏就能查证事实,谁还吃吓唬人这套?不过话说回来,偶尔在剧本杀里体验下这种心理博弈,倒是挺带劲的——当然,仅限于游戏场合啦!
最后给个小建议:下次要是听见什么吓人消息,先别急着跺脚,记得多问几个“真的假的”。毕竟真实的世界里,真诚可比虚张声势管用多了,你说是这个理儿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