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ēn yú cí mǔ
成语解释:逾:超过。比慈爱的母亲给予的恩情还要重。形容恩情深厚。
成语出处:唐 韩愈《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陛下恩逾慈母。”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恩情很深
繁体字形:恩逾慈母
英文翻译:Merciful mother
恩:1.恩惠:恩德。恩深似海。他对我有恩。2.(Ēn)姓。
逾:1.超过;越过:逾期。逾限。逾额。年逾六十。2.更加:逾甚。
慈:1.和善:慈母。心慈手软。2.(上对下)疼爱:敬老慈幼。3.指母亲:家慈。4.姓。
母:1.母亲:母女。老母。母校。2.家族或亲戚中的长辈女子:祖母。伯母。姑母。姨母。舅母。3.属性词。(禽兽)雌性的(跟“公”相对):母鸡。母牛。这头驴是母的。4.指一凸一凹配套的两件东西里的凹的一件:这套螺丝的母儿毛了。5.有产生出其他事物的能力或作用的:工作母机。失败乃成功之母。6.姓。
哎哟,咱们今天来聊聊“恩逾慈母”这个成语,你别说,乍一听还真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其实啊,这词儿说的是恩情比亲生母亲还要深厚,通常用来形容那些非血缘关系却给予无私关怀的人。比如隔壁张大爷资助贫困学生读书十几年,孩子们提起他都直抹眼泪:“张爷爷待我们,那可是恩逾慈母啊!”
等等,这时候有人可能要问了:“那这成语和‘恩重如山’有啥区别?”嘿,问到点子上了!说白了,“恩重如山”强调恩情分量大,而“恩逾慈母”更突出情感的超越性——就像李阿姨收养流浪猫狗二十多只,天天起早贪黑照顾,街坊都说她这份心啊,“亲妈都未必能做到”。
要我说啊,现代社会这种情义更显珍贵。记得去年我们社区有个快递小哥,自掏腰包给独居老人送药送菜,老人们拉着他的手直喊“比亲儿子还亲”。你看,这不就是活生生的“恩逾慈母”吗?只不过换了个性别角色而已。
不过话又说回来,用这个成语可得看场合。要是对着年轻同事说“领导对你恩逾慈母”,保不齐人家以为在吐槽年龄差呢!关键得抓住“超越亲情”这个核心——就像我大学导师,当年熬夜帮我改论文那劲头,连我妈见了都感慨:“你这老师啊,真是操碎了心”。
说到底,生活中处处藏着这样的温暖。下次遇到那个总给你留热乎包子的早餐摊大娘,或者总帮你代取快递的邻居小妹,不妨在心里默默念一句:这份情义,当真称得上恩逾慈母。咱们啊,既要懂得感恩,也要学着把这份善意传递下去,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