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í chǔ dǎo xīn
成语解释:形容惊异不安的心情。
成语出处:清·钱谦益《答王子一秀才论文》:“论仆晚年之文字,颛,好骂人,传语相劝戒,为之咋指吐舌,急杵捣心者累日。”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急杵搗心
英文翻译:Pestle and pestle
急:1.急躁;着急:急性子。急着赶路。2.使着急:眼看要开演了,小王还不来,真急人。3.匆促;迅速。与“缓”相对:急促。水流很急。4.迫切;情况严重:急事。情况紧急。5.紧急严重的事情:救急。当务之急。6.热心做;热心帮助:急公好义。急人之难。
杵:1.一头粗一头细的圆木棒,用来在臼里捣粮食等或洗衣服时捶衣服:杵臼。砧杵。2.用杵捣:杵药。3.用细长的东西戳或捅:用手指头杵了他一下。拿棍子往里杵一杵。
捣:1.用棍子等的一端撞击:捣蒜。捣米。用胳膊肘捣了他一下。直捣敌营。2.捶打:捣衣服。3.搅扰:捣乱。捣麻烦。
心:1.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圆锥形,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内部有四个空腔,上部两个是心房,下部两个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也叫心脏。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谈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圆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急杵捣心”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但它的画面感却让人印象深刻。想象一下,有人用木杵急促地捶打心脏——这比喻的到底是什么样的感受呢?其实它形容的是内心极度焦虑、痛苦或慌乱的状态,就像心脏被重物反复撞击一样难以平静。
比如同事小张最近总在工位上坐立不安,原来是项目截止日快到了,客户却临时要求大改方案。他一边疯狂敲键盘一边念叨:“方案后天就要交了,现在连框架都没定好!”这场景不正是“急杵捣心”的生动写照吗?这时候我们或许会问:这种焦虑真的无法化解吗?其实只要把大任务拆分成小步骤,先完成核心部分,压力自然会减轻。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表妹高考前夜给我打电话,声音都在发抖:“要是数学卷子最后两道大题不会做怎么办?”我隔着手机都能感受到她那种心脏被揪住般的紧张。有趣的是,当我们换个角度看问题时,这种“急杵捣心”反而可能成为动力——就像运动员在起跑前的紧张感,适当的压力能激发潜能。
在我看来,现代社会人人都是“急杵捣心”的潜在体验者。上周在超市遇到邻居王阿姨,她推着购物车转悠了二十分钟还没选好酱油,原来是在纠结买打折的临期商品还是贵的新品。这种选择焦虑折射出当代人面对海量信息时的普遍困境。不过换个思路想,当意识到这种痛苦是人类的共同体验时,反而能获得某种释然。
面对“急杵捣心”的情绪,有个简单有效的方法:给自己设定“焦虑时间盒”。比如允许自己为某件事担忧15分钟,时间一到就转移注意力。就像朋友处理分手痛苦时,每天傍晚专门留半小时写日记宣泄情绪,其他时间则强制自己投入工作或运动。这种有节制的情绪管理,往往比强行压抑更有效。
当生活再次抛出让人心跳加速的难题时,不妨把它看作锻炼心理韧性的机会。就像登山时遇到的陡坡,虽然攀爬时气喘吁吁,但登顶后的风景会让所有急促的心跳都变得值得。重要的是学会在“急杵捣心”的震动中,依然保持向前迈步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