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ián
  • suàn
  • hòu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ī qián suàn hòu

成语解释:思:思考;算:计划,筹谋。思想前面,盘算将来

成语出处:宋·朱熹《答吕子约》:“如此下手,更莫思前算后,计较商量。”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思前算后

英文翻译:Think before and think after

思前算后的意思

思:[sī]1.想,考虑,动脑筋:思想(a.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b.想法,念头;c.思量)。思忖。思索。思维。沉思。寻思。见异思迁。2.想念,挂念:思念。思恋。相思。3.想法:思绪。思致(新颖独到的构思、意趣)。构思。4.姓。[sāi]〔于思〕多胡须的样子,如“自捋颔下,则于思者如故矣”。

前:1.方位词。在正面的(指空间,跟“后”相对):前门。村前村后。2.往前走:勇往直前。畏缩不前。3.方位词。次序靠近头里的(跟“后”相对):前排。他的成绩在班里总是前三名。4.方位词。过去的;较早的(指时间,跟“后”相对):前天。从前。前几年。前功尽弃。前所未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5.方位词。从前的(指现在改变了名称的机构等):前政务院。6.方位词。指某事物产生之前:前科学(科学产生之前)。前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产生之前)。7.方位词。未来的(用于展望):前程。前景。事情要往前看,不要往后看。8.前线;前方:支前。9.姓。

算:1.计算数目:珠算。笔算。心算。预算。能写会算。算了一笔账。2.计算进去:明天赛球算我一个。3.谋划;计划:失算。打算。盘算。暗算。算计。4.推测:我算他今天该动身了。5.认做;当做:他可以算一个好学生。你们挑剩下的都算我的。6.算数;承认有效力:他说的不算,还得你说。7.作罢;不再计较(后面跟“了”):算了,别说了。他不愿意就算了吧。8.表示比较起来最突出:我们班里,就算他年纪最小了。9.总算:最后算把这个问题弄懂了。10.姓。

后:1.方位词。在背面的(指空间,跟“前”相对):后门。村前村后。2.方位词。未来的;较晚的(指时间,跟“前、先”相对):后天。日后。后辈。先来后到。3.方位词。次序靠近末尾的(跟“前、先”相对):后排。后十五名。4.后代的人,指子孙等:无后。5.君主的妻子:皇后。后妃。6.古代称君主:商之先后。7.姓。

成语评论

思前算后”这个成语到底用在哪里合适?先看一个场景:小张计划开一家奶茶店。他花了一个月时间研究市场、计算成本、调查竞争对手,甚至考虑了天气对客流量的影响。朋友问他:“你准备这么久不累吗?”他笑着说:“思前算后,总比开业后手忙脚乱强。”结果他的店铺因为定位精准,开业三个月就实现了盈利。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要反复思量?举个反例更直观。老王看到邻居种草莓赚钱,第二天就租地买苗,结果发现当地土壤不适合草莓生长,又遇上连续暴雨,最后血本无归。这种“先开枪后瞄准”的行为,恰恰是缺乏思前算后的典型表现。

现代人常说“选择大于努力”,其实背后就是思前算后的智慧。比如智能手机的UI设计,工程师会预先模拟用户可能遇到的200多种操作路径,这种“强迫症式”的推演,确保了我们滑动屏幕时的丝滑体验。看似繁琐的前期准备,反而创造了更高效率。

不过有个陷阱要注意:过度算计会不会变成优柔寡断?我曾目睹同事为选购办公椅对比30家网店,耗费两周时间却仍未决定。这时候需要把握“计算性价比”的尺度——当调研时间超过物品本身价值时,就该停止纠结立即行动。

观察身边过得从容的人,往往把思前算后用在刀刃上。他们给重要决定设置“三思节点”:一想目标是否合理,二想资源是否匹配,三想应急预案。就像下围棋,既要布局未来五步,又要随时根据对手落子调整策略。这种动态规划思维,或许才是这个成语在当代的最佳诠释。

下次面临重大抉择时,不妨试试“五分钟推演法”:用五分钟快速罗列可能性和对应方案。这既能避免冲动决策,又不会陷入过度分析的泥潭。毕竟生活不是数学题,在周密思考和果断行动之间找到平衡点,才是真正的处世智慧。

"思前算后"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