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kuài rén kuài shì
成语解释:爽快人办爽快事。
成语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附各本序跋题辞〈陈序〉》:“维时雪停段君,踊跃付梓,快人快事,其有古人不见我之思乎?”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指爽快人办爽快事
繁体字形:快人快事
英文翻译:a fast job done by a straightforward person
快:1.速度高;走路、做事等费的时间短(跟“慢”相对):快车。快步。又快又好。他进步很快。2.快慢的程度:这种汽车在柏油路上能跑多快?3.赶快:快来帮忙。快送医院抢救。4.快要;将要:你再等一会儿,他快回来了。他从事教育工作快四十年了。5.灵敏:脑子快。眼疾手快。6.(刀、剪、斧子等)锋利(跟“钝”相对):菜刀不快了,你去磨一磨。7.爽快;痛快;直截了当:快人快语。8.愉快;高兴;舒服:快感。拍手称快。大快人心。9.旧时指专管缉捕的差役:捕快。马快。10.姓。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快:1.速度高;走路、做事等费的时间短(跟“慢”相对):快车。快步。又快又好。他进步很快。2.快慢的程度:这种汽车在柏油路上能跑多快?3.赶快:快来帮忙。快送医院抢救。4.快要;将要:你再等一会儿,他快回来了。他从事教育工作快四十年了。5.灵敏:脑子快。眼疾手快。6.(刀、剪、斧子等)锋利(跟“钝”相对):菜刀不快了,你去磨一磨。7.爽快;痛快;直截了当:快人快语。8.愉快;高兴;舒服:快感。拍手称快。大快人心。9.旧时指专管缉捕的差役:捕快。马快。10.姓。
事:1.事情:国事。公事。2.事故:出事。平安无事。3.职业:谋事。4.关系;责任:回去吧,没有你的事了。5.从事:大事宣传。6.侍奉;伺候:事亲。不事王侯。
“快人快事”这个词,听起来就带着一股干脆利落的劲儿。比如同事小张接到任务后二话不说,当天就整理好方案,还顺手帮团队解决了另一个遗留问题,大家私下都说:“他真是快人快事,从不拖泥带水。”这样的例子是不是让你联想到身边那些行动力超强的人?
有人可能会问:“快人快事是单纯追求速度吗?”其实不然。隔壁早餐店的老板娘每天凌晨四点开始备料,六点准时开张,顾客排队时她还能记住熟客的口味。她的“快”不仅体现在手脚麻利,更在于用高效服务建立了长期信任。速度背后藏着的是对细节的把控。
历史上也有经典案例。三国时期曹操“望梅止渴”的故事,表面看是急中生智,实则体现了快速决策带来的凝聚力。当队伍困在烈日下,他果断用想象力化解危机,这种即时应变能力正是快人快事的深层智慧——解决问题不一定要按部就班。
不过话说回来,现代人总把“快”当成万能药。前阵子朋友公司搞“闪电会议”,要求每场讨论不超过15分钟。结果两个月下来,虽然会议数量减半,但执行时总出现方向偏差。这让我想到:快人快事的关键,或许不在于压缩时间本身,而是培养精准判断优先级的能力。
观察身边那些真正高效的人,会发现他们的“快”往往伴随着明确的目标感。就像小区里那位快递小哥,总能在上百件包裹中快速定位,还能顺路帮邻居捎带垃圾。这种快而不乱的节奏,恰恰印证了老祖宗的话——磨刀不误砍柴工,准备工作做足了,快才有实际意义。
如今科技让效率工具唾手可得,但真正稀缺的,或许是像老木匠王师傅那样的智慧。他坚持手工打造家具,看似比流水线慢,实则因对材料的熟悉,总能提前预见问题。这种藏在经验里的“快”,反而比盲目求快更经得起时间考验。速度与质量的平衡,或许才是快人快事的现代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