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ì lǐ chí lí
成语解释:阴历九月九日。
成语出处:《辽史 嘉仪志》:“九月重九日,天子率群臣部族射虎,少者为负,罚重九宴。……国语谓是日为‘必里迟离’,九月九日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指重阳节
繁体字形:必裏遲離
英文翻译:To be in a hurry
必:1.必定;必然:我明天三点钟必到。不战则已,战则必胜。2.必须;一定要:事必躬亲。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必有一定的条件。3.姓。
里:[lǐ]1.(里儿)衣服、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纺织品的反面:被里儿。衣服里儿。这面是里儿,那面是面儿。2.方位词。里边(跟“外”相对):里屋。里圈。往里走。3.街坊:邻里。里弄。4.家乡:故里。乡里。5.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6.姓。7.长度单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li]1.里面;内部(跟“外”相对):手里。箱子里。话里有话。2.附在“这、那、哪”等字后边表示地点:这里。那里。头里。
迟:1.慢:迟缓。事不宜迟。2.比规定的时间或合适的时间靠后:迟到。昨天睡得太迟了。3.姓。
离:1.相距,隔开:距离。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2.离开,分开:分离。离别。离家。离散(sàn)。离职。离异。离间(jiàn)。支离破碎。3.缺少:办好教育离不开教师。4.八卦之一,符号是“☲”,代表火。5.古同“罹”,遭受。6.古同“缡”,妇女的佩巾。7.〔离离〕形容草木茂盛,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8.姓。
哎哟喂,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挺有意思的成语——“必里迟离”。这词儿乍一听有点陌生,但别急,咱先拆开看看。你猜它的核心问题是啥?没错,就是字面意思和实际用法到底咋回事!举个例子,比如有人计划旅行,结果出发前突然下暴雨,最后只能改期,这时候就能感叹一句:“真是必里迟离啊,老天爷都拦着咱出门!”
那问题来了,这成语到底想表达啥?说白了,它讲的是事情发展总会出现意料之外的延迟或分离,有点像“计划赶不上变化”。但别慌,这种“迟离”未必是坏事!比如小李想跳槽,结果面试被推迟了一个月,没想到反而等到了更好的岗位。你看,这不就是“必里迟离”带来的惊喜吗?
不过啊,有人可能会杠:“这不就是听天由命吗?”哎,这话可不对路!咱得搞明白,“必里迟离”强调的其实是过程的曲折性,而不是被动接受。举个接地气的例子:老王种菜,明明算准了播种时间,结果种子运输卡在半路。等终于种下去,嘿,正巧赶上最适合生长的雨季!这种被动中的主动适应,才是成语的精髓。
话说回来,我个人觉得这成语特别适合现代职场。你想啊,项目推进卡壳的时候,与其焦虑,不如学学“必里迟离”的智慧——有时候慢下来反而能避开雷区。就像我上次写方案,电脑突然死机,重写时居然发现了之前逻辑的漏洞。你说神不神奇?这种“被迫暂停”反而成了升级机会。
最后插句实在话,咱中国人的智慧真是藏在成语里。下次遇到糟心事儿,不妨换个角度想:说不定这次的“必里迟离”,就是为下次飞跃蓄力呢!生活嘛,就像煮粥,火候到了自然香,急吼吼的反而容易糊锅,您说是这个理儿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