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tú fèi wú yì
成语解释:徒劳:白费力气。白费劲,没有一点用处或成效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01回:“赧王出兵一番,徒费无益。”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劳而无功
繁体字形:徒费无益
英文翻译:It's no use spending money
徒:1.步行:徒步。徒涉。2.空:徒手。3.白白地:徒然。徒劳无益。4.只;仅仅:家徒四壁。5.从事学习的人:徒弟。徒工。学徒。师徒。6.同一派系或信仰同一宗教的人:信徒。教徒。党徒。7.人(多指坏人):匪徒。暴徒。赌徒。叛徒。8.剥夺犯人自由的刑法:徒刑。
费:1.费用:水电费。医药费。免费。收费。2.花费;耗费:费心。消费。费了半天工夫。3.用得多;消耗得多(跟“省”相对):老式汽车费油。走山路费鞋。孩子穿衣裳真费。4.姓。
无:[wú]1.没有(跟“有”相对):从无到有。无产阶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不:无论。无须。3.不论: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4.同“毋”。5.姓。[mó]见【南无】。
益:1.好处(跟“害”相对):利益。公益。权益。受益不浅。2.有益的(跟“害”相对):益友。益鸟。益虫。3.姓。4.增加:增益。延年益寿。5.更加:多多益善。精益求精。
“徒费无益”这个词,乍一听有点文绉绉,但拆开来看就是“白费力气还没好处”。比如有人花三天时间给手机贴膜,结果贴歪了还沾满指纹,最后撕掉重买——这就是典型的“徒费无益”。
为什么会有人反复做这类事呢?核心问题其实藏在习惯里。就像我邻居张叔,每周都要把阳台花盆换个位置,说能让植物长得更好。可那些绿萝该黄叶还是黄叶,他倒累得直不起腰。我问他图什么,他挠挠头:“总觉得不做点啥心里不踏实。”
这种心理挺有意思。人们常把“忙碌”和“有效”画等号,就像我表妹备战考研时,非要手抄十年真题。结果笔记攒了三大本,分数却没见涨。后来改用错题本针对性复习,效率反而翻倍。有时候停下机械劳动,先找对方向更重要。
还有个常见场景是社交场合。上周聚餐遇到个推销员,硬拉着全桌人讲两小时保险条款。散场时大家互相使眼色:“早知道该说家里有急事。”这种强推不仅浪费双方时间,还容易让人反感——用力过猛反而离目标更远。
我自己也踩过坑。去年迷上时间管理,把日程精确到每分钟。结果光调整计划表就占用了大半天,真正做事的时间反倒少了。现在学会每天留两小时弹性时间,效率反而提升。这让我明白:真正的效率不是塞满每一分钟,而是把力气用在刀刃上。
下次遇到类似情况,不妨先问自己:“这个动作真能带来改变吗?”就像修剪盆栽,剪对位置才能枝繁叶茂。与其在无关紧要的细节上死磕,不如把精力留给真正重要的事。毕竟,成年人的时间精力,可都是限量版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