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ài yuè xī xiāng
成语解释:谓情人私相约会。
成语出处:唐 元稹《月明三五夜》诗“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情人私会
繁体字形:待月西厢
英文翻译:wait for one 's lover in the night
待:[dài]1.对待:优待。以礼相待。待人和气。2.招待:待客。3.等待:待业。严阵以待。有待改进。4.需要:自不待言。5.要;打算:待说不说。待要上前招呼,又怕认错了人。[dāi]停留:待一会儿再走。也作呆。
月:1.月球;月亮:月食。月光。赏月。2.计时的单位,公历1年分为12个月。3.每月的:月刊。月产量。4.形状像月亮的;圆的:月琴。月饼。5.姓。
西:1.方位词。四个主要方向之一,太阳落下去的一边:西面。河西。往西去。夕阳西下。2.(Xī)西洋;内容或形式属于西洋的:西餐。西医。西服。西式。学贯中西。3.姓。
厢:1.厢房,正房前面两旁的房屋:东厢。西厢。2.像房子那样间隔的地方:车厢。3.靠近城的地区:城厢。4.边,方面:两厢。这厢。
咱们都知道“待月西厢”这成语出自《西厢记》,但具体咋用呢?举个栗子,比如小张暗恋同事小王,每天下班故意磨蹭,就为了“偶遇”她一起走到地铁站——这可不就是现代版的“待月西厢”嘛!
哎,你可能会问:“这成语的核心到底想说啥?”说白了,它讲的是一种带着浪漫期待的等待。就像古人崔莺莺等张生,现代人也能用它形容那种“心里揣着小鹿乱撞”的执着劲儿。比如朋友聚会时,有人打趣说:“你这天天盯着手机等消息的样子,活脱脱是‘待月西厢’真人秀啊!”
有意思的是,这成语还能用在非爱情场景。比如老李退休后天天往公园跑,就为了等棋友老王来杀两盘。邻居们笑他:“您这是‘待月西厢’等棋局呢?”瞧,只要带着期待感,啥事都能套用这个画面感十足的成语。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到个问题:为什么这种“等待”能流传千年?个人觉得啊,现代社会啥都讲究快节奏,反而让这种慢悠悠的期待显得格外珍贵。就像现在大家总说“秒回才是真爱”,但偶尔体验下“待月西厢”式的慢节奏,说不定更能品出人情味儿呢。
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大学生小刘为了给异地恋女友惊喜,提前两个月开始学吉他,每天晚自习后蹲在宿舍天台练琴。室友调侃他:“你这‘待月西厢’等的是演唱会门票吧?”你看,成语新用完全没毛病嘛!
说到底,“待月西厢”能火到现在,还不是因为它戳中了人们心里那点小九九——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不确定结果的坚持。就像咱们常说的“生活需要点仪式感”,这种带着诗意的等待,本身就是种浪漫的生存智慧。或许在快餐时代,我们更需要学会像古人那样,给期待留点发酵的空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