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ài jià cáng zhū
成语解释:待:等待;待价:等待高价出售。珍藏明珠,等待高价出售。比喻有才学者等待被人赏识
成语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子罕》:“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世
繁体字形:待價藏珠
英文翻译:Beads to be priced
待:[dài]1.对待:优待。以礼相待。待人和气。2.招待:待客。3.等待:待业。严阵以待。有待改进。4.需要:自不待言。5.要;打算:待说不说。待要上前招呼,又怕认错了人。[dāi]停留:待一会儿再走。也作呆。
价:[jià]1.价格:物价。调价。物美价廉。无价之宝。这个价可不贵。2.价值:等价交换。3.化合价的简称:氢是一价的元素。4.姓。[jie]用在某些状语的后面:成天价忙。震天价响。[jiè]称被派遣传送东西或传达事情的人。
藏:[cáng]1.隐蔽:躲藏。2.收存:藏书。[zàng]1.储放大量东西的地方:宝藏。2.佛教、道教经典的总称:道藏。3.西藏的简称:青藏公路。4.藏族。5.古又同“脏(zàng)”。
珠:1.珠子:珠宝。夜明珠。2.(珠儿)小的球形的东西:眼珠儿。泪珠儿。水珠儿。滚珠儿。3.姓。
哎,大家有没有听过“待价藏珠”这个成语?说白了,它就像家里有个宝贝珠子,先藏着不卖,等价格合适了再出手。比如老张手里有幅名画,别人出价50万他都不肯卖,为啥?因为他觉得市场还没到高点,这就是典型的“待价藏珠”——时机不到,绝不轻易行动。
那有人可能要问了:“这成语和‘待价而沽’有啥区别?”嘿,问得好!虽然两者都讲“等好价钱”,但“藏珠”更强调“藏”的动作,比如公司研发新技术却迟迟不发布,非要等竞争对手露出破绽再一鸣惊人。说白了,藏是为了更好地爆发,可不是单纯摆架子。
不过啊,现实中真能忍住的人可不多。就像我邻居小王,去年比特币涨到3万就急着抛了,结果现在涨到6万他直拍大腿。所以说嘛,“藏珠”考验的不仅是眼光,更是心态。老话说的“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不就是这个理儿?
但话说回来,也不是所有东西都适合藏。比如生鲜超市搞促销,鲜鱼放到下午就臭了,这时候还“待价”岂不是傻?所以啊,关键得看手里攥的是夜明珠还是大白菜。像我老家表哥种有机蔬菜,专门等到春节前才高价卖给精品超市,这才叫把“藏珠”玩明白了。
依我看呐,这成语放在今天特别有意思。现在直播带货动不动就“全网最低价”,反而那些沉得住气的品牌更能卖上价。就像手机厂商故意推迟新款上市,吊足胃口再收割,这波操作不就是现代版“待价藏珠”?不过咱们普通人学这招,可得掂量清楚——别珠子没藏热乎,先把机会给晾凉了。
最后插句题外话,你们发现没?那些百年老店往往最懂这个道理。他们新品研发能磨叽好几年,但每次出手都能带起风潮。所以说啊,有时候慢就是快,藏就是攻。当然啦,前提是你得有真东西能藏得住,要不然就成了“捂着烂土豆装宝贝”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