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āng
  • zhuó
  • zhuó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dāng zhuó bù zhuó

成语解释:指应该做的事不做,而不该做的事却做了。

成语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围释》:“老大王,你可也当着不着的。”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當着不着

英文翻译:Don't worry

当着不着的意思

当:[dāng]1.担任:他当组长。2.承担:敢作敢当。3.主持:当家。4.相称:旗鼓相当(比喻实力相等)。5.应该:理当如此。6.介词。1.组成时间短语,表示事件发生的时间:当我到家时,他已经走了。正当大家吃饭的时候,他回来了。2.组成处所短语,表示事件发生的处所:当众出丑。当着大家的面把话讲清楚。7.阻挡:人民军队,锐不可当。8.拟声词。撞击金属器物的声音:丁丁当当。9.抵得上;等于:一以当十。[dàng]1.合适:处理得当。3.以为:我当你走了。4.当作:别把我当客人看待。5.指事情发生的(时间):当年。6.向当铺抵押实物借钱:把金表拿去当了。7.抵押在当铺里的实物:赎当。

着:[zhe]1.表示动作的持续:他打着红旗在前面走。他们正谈着话呢。2.表示状态的持续:大门敞着。茶几上放着一瓶花。3.用在动词或表示程度的形容词后面,加强命令或嘱咐的语气:你听着。步子大着点儿。快着点儿写。手可要轻着点儿。4.加在某些动词后面,使变成介词:顺着。沿着。朝着。照着。为着。[zhuó]1.穿(衣):穿着。吃着不尽。2.接触;挨上:附着。着陆。不着边际。3.使接触别的事物;使附着在别的物体上:着笔。着眼。着手。着色。着墨。不着痕迹。4.着落:寻找无着。5.公文用语,表示命令的口气:着即施行。[zháo]1.接触;挨上:上不着天,下不着地。2.感受;受到:着风。着凉。3.燃烧,也指灯发光(跟“灭”相对):炉子着得很旺。天黑了,路灯都着了。4.用在动词后,表示已经达到目的或有了结果:睡着了。打着了。猜着了。5.入睡:一上床就着了。[zhāo]1.下棋时下一子或走一步叫一着:高着儿。支着儿。2.同“招3”4.放;搁进去:着点儿盐。5.用于应答,表示同意:这话着哇!。着,咱们就这么办!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着:[zhe]1.表示动作的持续:他打着红旗在前面走。他们正谈着话呢。2.表示状态的持续:大门敞着。茶几上放着一瓶花。3.用在动词或表示程度的形容词后面,加强命令或嘱咐的语气:你听着。步子大着点儿。快着点儿写。手可要轻着点儿。4.加在某些动词后面,使变成介词:顺着。沿着。朝着。照着。为着。[zhuó]1.穿(衣):穿着。吃着不尽。2.接触;挨上:附着。着陆。不着边际。3.使接触别的事物;使附着在别的物体上:着笔。着眼。着手。着色。着墨。不着痕迹。4.着落:寻找无着。5.公文用语,表示命令的口气:着即施行。[zháo]1.接触;挨上:上不着天,下不着地。2.感受;受到:着风。着凉。3.燃烧,也指灯发光(跟“灭”相对):炉子着得很旺。天黑了,路灯都着了。4.用在动词后,表示已经达到目的或有了结果:睡着了。打着了。猜着了。5.入睡:一上床就着了。[zhāo]1.下棋时下一子或走一步叫一着:高着儿。支着儿。2.同“招3”4.放;搁进去:着点儿盐。5.用于应答,表示同意:这话着哇!。着,咱们就这么办!

成语评论

哎哟,这个成语可有点意思啊!“当着不着”到底啥意思?说白了就是形容人该做正事的时候不行动,不该较劲的时候反而瞎折腾。比如你急着写报告,结果突然开始擦桌子、整理书架——这不就是典型的“当着不着”么?

等等,这成语和“捡了芝麻丢西瓜”有啥区别?好问题!两者的核心差异在于前者强调“时间错位”,后者侧重“价值误判”。比如开会时领导讲重点,你却纠结PPT字体颜色——这就是当着不着;而为了省钱坐公交错过签约仪式,就属于后者了。

要我说啊,现代人谁没犯过这毛病?手机一响就忍不住划开,明明在赶工却刷起短视频。不过话说回来,这也算大脑的自我保护机制吧?长时间专注确实需要间歇性放松,关键是别把“中场休息”变成“永久离场”就成。

举个生活例子更带劲儿!上周我邻居王姐,本来要给孩子准备生日蛋糕,结果花三小时研究裱花教程,最后只能临时买现成的。你看,这种“完美主义拖延症”不就是当着不着的升级版吗?要我说,有时候完成比完美更重要,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那怎么破这个局呢?个人经验是“三秒法则”:每当想转移注意力时,先数三秒问自己“这事现在非做不可吗?”这招帮我省下不少瞎忙活的时间。当然偶尔也会破功,比如看到有趣的新闻还是会点开——人嘛,总要允许自己偶尔不着调。

说到底这个成语就像面镜子,照出我们做事的分寸感。只要记住“重要的事优先做,次要的事凑空做”,基本就能避开这个坑。下次感觉自己要跑偏时,不妨念叨句“别当着不着啊”,说不定就能把注意力拽回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