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āng
  • jiā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dāng jiā lǐ jì

成语解释:当家:主持家政。主持家政,管理家务。亦作“当家立纪”。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八十回:“如今大街坊张二官府,要破五百两金银,娶你做二房娘子,当家理纪。”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管家

繁体字形:當家理紀

英文翻译:Family management

当家理纪的意思

当:[dāng]1.担任:他当组长。2.承担:敢作敢当。3.主持:当家。4.相称:旗鼓相当(比喻实力相等)。5.应该:理当如此。6.介词。1.组成时间短语,表示事件发生的时间:当我到家时,他已经走了。正当大家吃饭的时候,他回来了。2.组成处所短语,表示事件发生的处所:当众出丑。当着大家的面把话讲清楚。7.阻挡:人民军队,锐不可当。8.拟声词。撞击金属器物的声音:丁丁当当。9.抵得上;等于:一以当十。[dàng]1.合适:处理得当。3.以为:我当你走了。4.当作:别把我当客人看待。5.指事情发生的(时间):当年。6.向当铺抵押实物借钱:把金表拿去当了。7.抵押在当铺里的实物:赎当。

家:[jiā]1.“傢”是“家伙”、“家具”、“家什”的“家”的繁体字。2.家庭的住所:回家。这儿就是我的家。我的家在上海。3.借指部队或机关中某个成员工作的处所:我找到营部,刚好营长不在家。4.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具有某种身份的人:农家。渔家。船家。东家。行(háng)家。5.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家。画家。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6.学术流派:儒家。法家。百家争鸣。一家之言。7.指相对各方中的一方:上家。下家。公家。两家下成和棋。8.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的或同辈年纪大的亲属:家父。家兄。9.人工饲养或培植的(跟“野”相对):家畜。家禽。家兔。家鸽。家花。10.姓。[jia]1.后缀。2.用在某些名词后面,表示属于那一类人:女人家。孩子家。姑娘家。学生家。3.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后面,指他的妻子(qī·zi):秋生家。老三家。[jie]用在修饰语后,相当于“地”、“的”,如“整天家、成年家”。

理:1.物质组织的条纹;纹理:木理。肌理。条理。2.道理;事理:合理。理屈。理当如此。3.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理科。数理化。4.管理;办理:处理。理财。当家理事。5.整理;使整齐:理发。理一理书籍。6.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态度;表示意见(多用于否定式):路上碰见了,谁也没理谁。置之不理。7.姓。

纪:[jì]1.纪律;法度:军纪。政纪。风纪。违法乱纪。2.义同“”,主要用于“纪念、纪年、纪元、纪传”等,别的地方多用“记”。3.古时以十二年为一纪,今指更长的时间:世纪。中世纪。4.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三级,纪以上为代,如中生代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跟纪相应的地层系统分类单位叫做系(xì)。[jǐ]姓(近年也有读Jì的)。

成语评论

哎,说到“当家理纪”这个成语,咱先别急着翻字典。说白了,它的核心意思就是“管理家庭事务井井有条”,但你要是以为这词儿只能用在家长里短上,那可太小瞧它了!比如最近小区里的垃圾分类志愿者李姐,她就常念叨:“咱们这摊子事啊,得用当家理纪的劲头才能搞明白。”你看,连社区工作都能套上这个词儿,说明啥?管理智慧处处能用啊。

这时候你可能会问:“当家理纪和普通管理有啥区别?”嘿,这问题问得妙!举个实在例子:老王家儿子结婚,七大姑八大姨全来了。王叔白天安排婚车路线,晚上协调酒席座位,临了还能抽空给隔壁桌劝架。这种既顾大局又抓细节的本事,才叫当家理纪的真功夫。说白了,它讲究的是“眼里有活,心里有谱”。

不过有人要抬杠了:“现在都人工智能时代了,还用得着这些老说法?”别急,咱拿年轻人的日常说事。你看小陈姑娘的记账APP,每月工资到账就自动分成房贷、基金、零花钱三块,这不就是数字版的当家理纪吗?连她家猫的罐头预算都单独列项,你别说,这种把复杂事情拆明白的思维,放哪儿都吃香。

要我说啊,当家理纪的精髓在于“主动揽事不推诿”。前阵子公司搞项目,新人小林主动把杂活儿全包了。从订会议室到整理文档,样样安排得明明白白。老板后来夸他:“你这股当家理纪的劲儿,比十年老员工还靠谱!”你看,机会都是自己打理出来的。

最后唠句实在的:当家理纪可不是让你当苦力,而是培养“问题到我为止”的担当。就像我邻居张大爷说的:“家里灯泡坏了你不管,指望物业给你换啊?”这话糙理不糙,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往小了说日子舒坦,往大了说社会都跟着省心。下次遇到需要捋顺的事儿,不妨试试这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指不定有新发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