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uī yí xì jūn
成语解释:归:回家;遗:给予;细君:妻子。指夫妻情深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东方朔传》:“归遗细君,又何仁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丈夫爱妻子
繁体字形:歸遺細君
英文翻译:Return to the past
归:1.返回:归国华侨。无家可归。2.还给;归还:物归原主。3.趋向或集中于一个地方:殊途同归。千条河流归大海。把性质相同的问题归为一类。4.由(谁负责):一切杂事都归这一组管。5.属于(谁所有):功劳归大家。这些东西归你。6.用在相同的动词之间,表示动作并未引起相应的结果:批评归批评,奖金一分也没少给。7.珠算中一位除数的除法。8.姓。
遗:[yí]1.遗失。2.遗失的东西:路不拾遗。3.遗漏:遗忘。补遗。4.留下:遗迹。遗憾。不遗余力。5.专指死人留下的:遗容。遗嘱。遗著。6.排泄大小便或精液(多指不自主的):遗矢。遗尿。遗精。[wèi]赠与;送给:遗之千金。
细:1.(条状物)横剖面小(跟“粗”相对,2.—3.同):细铅丝。她们纺的线又细又匀。4.(长条形)两边的距离近:画一条细线。曲折的小河细得像腰带。5.颗粒小:细沙。玉米面磨得很细。6.音量小:嗓音细。7.精细:江西细瓷。这几件玉石雕刻做得真细。8.仔细;详细;周密:细看。精打细算。深耕细作。这人心很细。9.细微;细小:细节。事无巨细。不要管得太细。10.年龄小:细妹。细娃子。11.姓。
君:1.古代国家的最高统治者。2.敬辞。称对方:汪君。诸君。
“归遗细君”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它出自《汉书》,原指将财物归还给妻子,后来引申为把东西物归原主。比如朋友借了你的书迟迟未还,你可以开玩笑说:“这本书可是要‘归遗细君’的哦!”既表达了提醒,又不会让对方尴尬。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物归原主”有什么区别?核心区别在于“细君”特指妻子,成语里藏着古人重视家庭关系的价值观。比如同事聚餐后把剩菜打包时说:“带回去归遗细君,她最爱这家的红烧肉。”这句话不仅说明物品去向,还暗含了对家人的惦念。
生活中这样的场景其实很多。比如在小区捡到快递,联系物主时可以说:“您的包裹已暂存物业,随时欢迎‘归遗细君’。”比起冷冰冰的“请来领取”,这种说法既文雅又有温度。我曾在超市遇过老人拿着错拿的购物篮,工作人员笑着提醒“该归遗细君啦”,顿时化解了尴尬。
值得注意的是,现代使用时不必拘泥于“必须归还妻子”。朋友间借的游戏光盘、邻居代收的快递,只要涉及返还物品,都可以灵活运用。有次我把借用的露营帐篷还给驴友时,他打趣道:“这么快就归遗细君?下次想用随时说!”这种活用让传统成语焕发新意。
语言就像流动的河水,古老的成语也能映照当下生活。当我们用“归遗细君”代替直白的“还东西”时,不仅传承了文化,更给日常交流增添了雅趣。毕竟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能多一分文雅的表达,何尝不是生活的诗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