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iǎng
  • zuò
  • jiě
  • ré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iǎng zuò jiě rén

成语解释:指不明真意而乱发议论的人。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谢安年少时,请阮光禄道《白马论》,为论以示谢。于时谢不即解阮语,重相咨尽。阮乃叹曰:‘非但能言人不可得,正索解人亦不得。’”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指乱发议论的人

繁体字形:強作解人

英文翻译:to be falsely taking part in the discussions

强作解人的意思

强:[qiáng]1.力量大(跟“弱”相对):强国。富强。身强体壮。工作能力强。2.感情或意志所要求达到的程度高;坚强:要强。责任心强,工作就做得好。3.使用强力:强制。强渡。强占。强索财物。4.使强大或强壮:富国强兵。强身之道。5.优越;好(多用于比较):今年的庄稼比去年更强。6.用在分数或小数后面,表示略多于此数(跟“弱”相对):实际产量超过原定计划12%强。7.姓。[qiǎng]勉强:强迫。强笑。强辩。强不知以为知。[jiàng]强硬不屈;固执:倔强。

作:[zuò]1.劳动;劳作:精耕细作。作息制度。2.起:振作。枪声大作。3.写作;作品:著作。佳作。4.假装:作态。装模作样。5.当作;作为:过期作废。6.进行某种活动:同不良倾向作斗争。自作自受。7.同“”。[zuō]作坊:小器作。

解:[jiě]1.分开:解剖。瓦解。难解难分。2.把束缚着或系着的东西打开:解扣儿。解衣服。3.解除:解职。解渴。解乏。4.解释:解说。解答。注解。5.了解;明白:令人不解。通俗易解。6.解手:大解。小解。7.代数方程式中未知数的值,例如x+16=0,x=-16,-16就是x+16=0这个方程的解。8.演算方程式;求方程式中未知数的值:解方程。[jiè]解送:押解。把犯人解到县里。[xiè]1.懂得;明白:解不开这个道理。2.旧时指杂技表演的各种技艺,特指骑在马上表演的技艺:跑马卖解。3.解池,湖名,在山西。4.姓。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成语评论

强作解人”到底怎么用?举个例子:同事A在会议上对区块链技术一窍不通,但为了显得专业,他频繁点头附和:“对,分布式账本的优势确实明显!”结果被问到具体应用场景时,他支支吾吾答不上来。这种硬撑场面却暴露短板的场景,就是典型的“强作解人”。

为什么人们明知可能露馅还要“强作解人”?我曾观察到这种现象在职场新人中尤为普遍。就像实习生小美面对主管问“这个BUG优先级怎么定”时,明明没听懂敏捷开发流程,却急忙接话:“应该按影响范围分级处理。”结果后续任务安排出现偏差。这种用模糊答案掩盖认知空白的做法,往往源于对“承认无知会丢脸”的恐惧。

如何避免成为“强作解人”的反面教材?上周参加行业论坛时,我特别注意了技术大牛老张的应对方式。当被问及元宇宙底层架构时,他坦然回应:“这部分我还在研究,您提到的空间计算协议能展开说说吗?”这种以提问代替硬答的策略,既化解了尴尬,又创造了学习机会,堪称破解“强作解人”困境的范本。

有趣的是,现代社交媒体加剧了“强作解人”现象。刷朋友圈时常见这样的动态:“看完《百年孤独》终于理解魔幻现实主义的精髓”,配图却是书封和咖啡杯。实际上,多数点赞者可能连马孔多镇的故事线都没理清。这种表演式理解背后,藏着信息爆炸时代人们害怕被潮流抛下的焦虑。

从另一个角度看,“强作解人”未必全是负面。邻居王叔学用智能手机时,总爱说“我懂我懂”然后自己摸索,虽然常按错键,但三个月后竟成了社区老人班的“技术顾问”。这说明适当的自我激励式“强作解人”,在特定场景下可能转化为学习动力,关键在于后续是否付诸实践。

下次遇到似懂非懂的情况,不妨试试这个办法:把“我明白”换成“能举个例子吗”。就像上周我请教设计师色彩搭配原理时,对方用奶茶店的包装设计案例讲解互补色运用,远比生背理论术语来得直观。真正的理解从来不是靠强装,而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认知路径。

强作解人的造句

  1. 造句 就在我强作解人,一本正经地解读何顿小说标题的寓意的时候,何顿或许正带着一脸狡黠的微笑,偷偷地窥视嘲笑着我呢。
  2. 造句 最严重的懒惰是望文生义,强作解人。
  3. 造句 尽管《读书》提问的方式常常高高在上,有时候强作解人,让人心生不快。
  4. 造句 怎么可以凭藉师长的话语权,就随意肢解作品,还逼迫学子去强作解人,削足适履呢?语文教学亟待动手术了呢。
  5. 造句 声称电子商务的成功可以平抑房价,也可能只是为了让人们更加喜欢并倾向于选择网购而强作解人。
  6. 造句 悲悯者大都知道自己的有限和无力,知道自己并不比他所讽刺的对象高明多少,拿不出高妙的办法,所以不会强作解人,教导别人应该如何做。
  7. 造句 关键要实事求是,现在一时弄不清楚的,不妨存疑,只要不强作解人就好!(来源:北京晚报)【推荐】【大。
  8. 造句 想不想弹压房价是一回事,能不能弹压又是一回事,前者是认识、后者是技术,最怕的是两者皆不备,却强作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