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ruò bù hǎo nòng
成语解释:弱:年少;好:喜欢;弄:玩耍。年幼时不爱玩耍。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九年》:“夷吾弱不好弄,能斗不过,长亦不改,不知其他。”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补充式;作谓语、补语;指年轻而不爱玩
繁体字形:弱不好弄
英文翻译:one does not like playing while in his youth
弱:1.气力小;势力差(跟“强”相对):软弱。衰弱。他年纪虽老,干活并不弱。2.年幼:老弱。3.差;不如:他的本领不弱于那些人。4.丧失(指人死):又弱一个。5.用在分数或小数后面,表示略少于此数(跟“强”相对):三分之二弱。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好:[hǎo]1.优点多的;使人满意的(跟“坏”相对):好人。好东西。好事情。好脾气。庄稼长得很好。2.合宜;妥当:初次见面,不知跟他说些什么好。3.用在动词前,表示使人满意的性质在哪方面:好看。好听。好吃。4.友爱;和睦:友好。好朋友。他跟我好。5.(身体)健康;(疾病)痊愈:体质好。身子比去年好多了。他的病好了。6.用于套语:好睡。您好走。7.用在动词后,表示完成或达到完善的地步:计划订好了。功课准备好了。外边太冷,穿好了衣服再出去。坐好吧,要开会了。8.表示赞许、同意或结束等语气:好,就这么办。好了,不要再说了。9.反话,表示不满意:好,这一下可麻烦了。10.用在形容词前面问数量或程度,用法跟“多”相同:哈尔滨离北京好远?[hào]1.喜爱(跟“恶”wù相对):嗜好。好学。好动脑筋。好吃懒做。他这个人好表现自己。2.常容易(发生某种事情):刚会骑车的人好摔跤。
弄:[nòng]1.手拿着、摆弄着或逗引着玩儿:他又弄鸽子去了。小孩儿爱弄沙土。2.做;干;办;搞:弄饭。这活儿我做不好,请你帮我弄弄。把书弄坏了。这件事总得弄出个结果来才成。3.设法取得:弄点水来。4.耍;玩弄:弄手段。舞文弄墨。[lòng]小巷;胡同(多用于巷名):里弄。弄堂。一条小弄。
“弱不好弄”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但它背后隐藏的智慧其实挺有意思的——它描述的是那些看似柔弱、实则难以被操控的人或事物。比如有人表面上性格温和,但遇到原则问题时却异常坚定,这就是典型的“弱不好弄”。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柔弱”和“难以摆布”能放在一起?举个例子,想象一根细长的柳条。大风来临时,粗壮的树枝可能被折断,但柳条会随风弯曲,风停后又恢复原状。这种柔韧中的坚持,恰恰体现了“弱不好弄”的精髓——它并非真正的软弱,而是以退为进的生存智慧。
职场中这种现象很常见。比如新入职的同事小张,平时说话轻声细语,但面对不合理的加班要求时,他能用专业数据说服领导调整方案。这种温和但坚定的态度,往往比强硬对抗更容易达成目标。这也说明,“弱不好弄”的本质不是示弱,而是选择更高效的沟通方式。
有人可能会困惑:这种特质算是优点还是缺点?从个人经验来看,关键要看运用场景。在需要团队协作时,适度的柔性能化解冲突;但在维护核心利益时,内在的韧性反而能赢得尊重。就像太极拳讲究“以柔克刚”,重点不在“柔”本身,而在于懂得何时该柔、何时该刚。
现代社会中,这种特质其实越来越重要。很多人误以为“不好弄”就是固执,其实恰恰相反。比如网购时看到的“7天无理由退货”政策,商家看似让步,实则通过提升服务体验增强了客户黏性。这种商业策略与“弱不好弄”有异曲同工之妙——表面妥协,实则掌握主动权。
有个有趣的现象:越是发达的社会,这种“软实力”越被重视。就像外交场合的斡旋艺术,或是企业并购中的谈判技巧,往往不是比谁嗓门大,而是看谁能用更灵活的方式实现目标。这也提醒我们,真正的强大不一定体现在外在的强硬,而是内在的应变能力。
关于这个成语的运用,我个人觉得不必拘泥于传统解释。比如家庭教育中,父母如果懂得用引导代替命令,孩子反而更容易建立独立思考能力。这种“温柔而坚定”的教育方式,或许就是当代版的“弱不好弄”。毕竟,让人心服口服永远比表面顺从更有价值。
下次遇到看似温顺却坚持己见的人,不妨多观察他们的处事方式。也许你会发现,那些能屈能伸的“软钉子”,往往比横冲直撞的“硬石头”走得更远。这大概就是古老智慧在当代生活中的生动映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