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óng
  • shì
  • yuà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óng shì dà yuàn

成语解释:弘:大;誓:诺言。很大的决心和愿望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2回:“我已发了弘誓大愿,不取真经,永堕沉沦地狱。”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人的决心

繁体字形:弘誓大愿

英文翻译:Make a vow

弘誓大愿的意思

弘:1.大:弘图。弘愿。弘旨。现多作宏。2.扩充;光大:恢弘。3.姓。

誓:1.表示决心依照说的话实行;发誓:誓师。誓不甘休。誓为死难烈士报仇。2.表示决心的话:宣誓。起誓。发个誓。

大:[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7.时间更远: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dài]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tài]1.古同“”。2.古同“”。

愿:1.意志;希望:心愿。愿望。2.肯;乐意:情愿。自愿。3.祈求神佛时许下的酬谢:许愿。还愿。4.谨慎老实:谨愿。

成语评论

弘誓大愿”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说白了,就是一个人发下特别大的决心,要做成一件需要长期坚持的大事。比如有人想用十年时间在沙漠里种出一片森林,或者立志改变一个行业的规则——这种“豁出去”的承诺,就是弘誓大愿的核心。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普通的目标有什么区别?”举个现实例子就明白了:小明说“我要减肥”只是目标,但他说“就算每天跑十公里、吃水煮菜,三年内必须减到健康体重”就带上了弘誓大愿的味道。关键区别在于决心强度和面对困难的态度——敢不敢把身家性命押上去?

历史上最经典的例子当属玄奘西行。当时没有GPS和补给站,他硬是靠双脚走了五万里路,途中九死一生。别人问他为什么坚持,他说:“宁可西行而死,绝不东归而生。”这种把信念看得比生命还重的态度,让弘誓大愿超越了普通计划,成了精神图腾。

不过有意思的是,现代人反而更容易实践这个概念。比如程序员老张的故事:他为了开发聋哑人沟通软件,辞去高薪工作,啃了五年馒头咸菜。有朋友说他轴,他却说:“看到用户第一次用手语APP和父母视频时,我就知道这事做对了。”你看,弘誓大愿不一定要惊天动地,关键是找到值得燃烧热情的事。

我最近观察到个现象:00后比前辈更擅长把大愿拆解成可操作的步骤。比如想改变快餐业环保问题的年轻人,会从设计可降解包装盒开始,每年推进一个小目标。这种“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的做法,或许才是当代弘誓大愿的正确打开方式。

最后分享个冷知识:神经科学研究发现,当人做出庄严承诺时,大脑前额叶皮层会持续释放激励信号。这意味着许下弘誓大愿不只是心理作用,身体真的会帮你记住这个约定——所以下次立flag时,不妨说得郑重些,说不定身体和意志会形成奇妙同盟。

弘誓大愿的造句

  1. 造句 没奈何,西方二人为了模仿三清立教成圣,发下弘誓大愿:要度尽天下可度之人。
  2. 造句 我已发了弘誓大愿,不取真经,永堕沉沦地狱。
  3. 造句 似乎是发弘誓大愿,有着血海深仇,不报此仇,心魔永生,终难达武道尽头。
  4. 造句 而那地藏菩萨更是发了弘誓大愿,在此度化众神魂,所证神通不可思忆。
  5. 造句 今小子诚愿朝夕侍奉圣师,每日晨昏之际,得以叨陪鲤对,聆悟教诲,修身养性,斋心涤虑,绳愆纠缪,求真闻知,以成就小子之弘誓大愿也。

"弘誓大愿"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