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ōng
  • zhé
  • dāo
  • jì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ōng zhé dāo jìn

成语解释:比喻战斗力没有了,无法可想。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今日拟打罗山寨,弓折刀尽。”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人的处境

繁体字形:弓摺刀儘

英文翻译:bubbling with noise

弓折刀尽的意思

弓:1.射箭或发弹丸的器械,在近似弧形的有弹性的木条两端之间系着坚韧的弦,拉开弦后,猛然放手,借弦和弓背的弹力把箭或弹丸射出:弓箭。弹弓。左右开弓。一张弓。2.(弓儿)弓子:弹棉花的绷弓儿。3.丈量地亩的器具,用木头制成,形状略像弓,两端的距离是5尺。也叫步弓。4.旧时丈量地亩的计算单位,1弓等于5尺。5.使弯曲:弓背。弓着腰。弓着腿坐着。6.姓。

折:[shé]1.断(多用于长条形的东西):树枝折了。桌子腿撞折了。2.亏损:折本儿。折耗。3.姓。[zhé]1.断;弄断:骨折。把树枝折断了。2.损失:损兵折将。3.弯;弯曲:曲折。百折不挠。4.回转;转变方向:转折。刚走出大门又折了回来。5.折服:心折。6.折合;抵换:折价。折账。折变。7.买卖货物时,照标价减去一个数目,减到原标价的十分之几叫做几折或几扣,例如标价一元的减到九角叫做九折或九扣,减到七角五分叫做七五折或七五扣:对折。打九折。8.元杂剧每一个剧本分为四折,一折相当于后来的一场。9.汉字中有曲折的笔画,形状有“乛乚꒒乙”等。10.姓。11.折叠:折扇。折尺。她把信折好,装在信封里。12.折子:奏折。存折儿。[zhē]1.翻转:折跟头。2.倒(dào)过来倒过去:水太热,用两个碗折一折就凉了。

刀:1.切、割、削、砍、铡用的工具,一般用钢铁制成:菜刀。镰刀。铡刀。铣刀。一把刀。2.用于劈或刺的兵器:大刀。朴刀。刺刀。3.形状像刀的东西:冰刀。双刀电闸。4.计算纸张的单位,通常一百张为一刀。5.姓。

尽:[jìn]所有的:尽数。尽人皆知。[jǐn]1.力求达到最大限度:尽早。尽着平生的力气往外一推。尽可能地减少错误。2.(有时跟“着”连用)表示以某个范围为极限,不得超过:尽着三天把事情办好。3.(有时跟“着”连用)让某些人或事物尽先:先尽旧衣服穿。单间房间不多,尽着女同志住。4.用在表示方位的词前面,跟“最”相同:尽前头。尽北边。5.尽自:这些日子尽下雨。事情已经过去了,尽责备他也无益。

成语评论

弓折刀尽”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陌生?其实它和更常见的“弹尽粮绝”类似,都形容陷入资源耗尽的绝境。比如古代守城战中,士兵们经历数月围困后,弓弦断裂、刀刃卷刃,连箭矢都射完了,此时敌军发起总攻——这种“弓折刀尽”的处境,考验的不仅是物资储备,更是人的意志力。

有人可能会问:现代社会早就不用冷兵器了,这个成语还有现实意义吗?其实它映射的是资源与毅力的永恒课题。就像创业公司烧完最后一笔融资时,就像马拉松选手在35公里处撞墙时,那种“弓折刀尽”的临界点,恰恰是突破自我的转折契机。

我见过渔民在休渔期坚持修补渔网,也见过程序员在项目deadline前重写代码架构。这种在看似无路可走时另辟蹊径的智慧,或许正是成语给现代人的启示。与其说它描绘绝望,不如说在提醒我们:真正的转机往往始于资源耗尽之时。

当你在工作中连续被毙掉十个方案,在生活中遭遇接二连三的挫折,不妨想想“弓折刀尽”的画面。折断的弓可以改造成支点,卷刃的刀能够打磨成工具,关键是要保持破局思维。毕竟古人创造这个成语时,真正想传递的恐怕不是绝望,而是绝处逢生的可能性。

下次遇到看似无解的困境,不妨停下来观察手边剩余的"武器"。或许那些被忽视的碎片化资源,经过重新组合就能开辟新路径。就像现代战争中虽然不用弓箭,但信息战里的数据碎片,不也需要类似的整合智慧吗?这种古今贯通的生存哲学,或许才是成语流传千年的生命力所在。

"弓折刀尽"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