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ōng nǔ shàng xián,dāo jiàn chū qiào
成语解释:弦:弓上的牛筋绳子;鞘:装刀剑的套子。弓张上弦,刀拔出鞘。形容做好了战斗准备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三折:“不许交头接耳,不许语笑喧哗,弓弩上弦,刀剑出鞘。”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战争
繁体字形:弓弩上弦,刀剑出鞘
英文翻译:Bowstring, sword out of sheath
弓:1.射箭或发弹丸的器械,在近似弧形的有弹性的木条两端之间系着坚韧的弦,拉开弦后,猛然放手,借弦和弓背的弹力把箭或弹丸射出:弓箭。弹弓。左右开弓。一张弓。2.(弓儿)弓子:弹棉花的绷弓儿。3.丈量地亩的器具,用木头制成,形状略像弓,两端的距离是5尺。也叫步弓。4.旧时丈量地亩的计算单位,1弓等于5尺。5.使弯曲:弓背。弓着腰。弓着腿坐着。6.姓。
弩:一种利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弩弓。
上:[shàng]1.方位词。位置在高处的:上部。上游。往上看。2.等级或品质高的:上等。上级。上品。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卷。上次。上半年。4.旧时指皇帝:上谕。5.向上面:上缴。上升。上进。6.姓。7.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楼。上车。8.到;去(某个地方):上街。上工厂。他上哪儿去了?9.向上级呈递:上书。10.向前进:老张快上,投篮。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11.出场: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左边的旁门上。这一场球,你们五个先上。12.把饭菜等端上桌子:上饭。上菜。上茶。13.添补;增加:上水。上货。14.把一件东西安装在另一件东西上;把一件东西的两部分安装在一起:上刺刀。上螺丝。15.涂;搽:上颜色。上药。16.达到;够(一定数量或程度):上百人。上年纪。⒁(又shǎng)上声:平上去入。17.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1”。见〖工尺〗。18.表示由低处向高处:爬上山顶。19.表示有了结果或达到目的:锁上门。考上了大学。那时他家穷得连饭都吃不上。20.表示开始并继续:爱上了农村。[shǎng]指上声,“上2”shàng⒁的又音。[shang]1.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脸上。墙上。桌子上。2.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会上。书上。课堂上。报纸上。3.表示某一方面:组织上。事实上。思想上。
弦:1.弓背两端之间的绳状物,用其弹性以发箭:弓弦。2.乐器上经过摩擦、振动发声的线。3.钟表等的发条。4.连接圆周上两点的线段。5.中国古代称不等腰直角三角形中对着直角的斜边。
刀:1.切、割、削、砍、铡用的工具,一般用钢铁制成:菜刀。镰刀。铡刀。铣刀。一把刀。2.用于劈或刺的兵器:大刀。朴刀。刺刀。3.形状像刀的东西:冰刀。双刀电闸。4.计算纸张的单位,通常一百张为一刀。5.姓。
剑:1.古代兵器,长条形,一端尖,两边有刃,安有短柄。现在击剑运动用的剑,剑身是细长的钢条,无刃,顶端为一小圆球。2.(Jiàn)姓。
出:1.从里面到外面(跟“进、入”相对):出来。出去。出门。出国。出院。2.来到:出席。出场。3.超出:出轨。出界。不出三年。4.往外拿:出钱。出布告。出题目。出主意。5.出产;产生:出煤。出木材。我们厂里出了不少劳动模范。6.发生:出问题。这事儿出在1962年。7.出版: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书。8.发出;发泄:出芽儿。出汗。出天花。出气。9.引文、典故等见于某处:语出《老子》。10.显露:出名。出面。出头。出洋相。11.显得量多:机米做饭出饭。这面蒸馒头出数儿。12.支出:出纳。量入为出。13.跟“往”连用,表示向外:散会了,大家往出走。14.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也叫一出:三出戏。15.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后表示向外、显露或完成:看得出。看不出。拿出一张纸。跑出大门。看出问题。做出成绩。
鞘:[qiào]装刀剑的套子:剑鞘。刀出鞘。[shāo]鞭鞘,拴在鞭子头上的细皮条等。
“弓弩上弦,刀剑出鞘”这个成语,听起来像不像古装剧里的战前场面?咱们先拆解看看:弓箭拉满随时待发,刀剑已从鞘里抽出来——这不就是“做好战斗准备”的意思吗?可别以为这只是打仗专用,现代人生活中处处都有它的影子。
比如老张接到大项目,带着团队连续熬夜三周改方案。这算不算“弓弩上弦”?项目汇报当天,他把备用方案都打印了五份,这不就是“刀剑出鞘”式的周全准备?结果甲方当场拍板签约,同事们都说这仗打得漂亮。
有人要问:现在又不打仗,这成语还有啥现实意义?其实关键在于“充分准备”四个字。就像运动员赛前热身要激活肌肉,考生进考场前检查文具,这种随时进入状态的警觉性,正是现代竞争中的生存智慧。不过要注意,绷得太紧可能适得其反——就像弓弦拉满太久容易断。
有个有趣现象:00后职场新人反而更懂这个道理。他们会在重要会议前夜敷面膜减压,既能保持备战状态又不失从容。这种“外松内紧”的应对方式,倒是给老成语注入了新内涵。
说到底,这个成语最值得借鉴的是张弛有度的智慧。就像弓箭手不会时刻拉满弓,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学会把握准备的节奏。关键时刻能全神贯注,日常状态可收放自如,这才是真正的现代版“弓弩上弦,刀剑出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