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nòng méi jǐ yǎn
成语解释:用眉眼向人示意。有贬意。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妙在薛蟠如今不大上学应卯了,因此秦钟趁此和香怜弄眉挤眼,二人假出小恭,走至后院说梯己话。”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状语;指用眉眼传情与示意
繁体字形:弄眉擠眼
英文翻译:Frown and wink
弄:[nòng]1.手拿着、摆弄着或逗引着玩儿:他又弄鸽子去了。小孩儿爱弄沙土。2.做;干;办;搞:弄饭。这活儿我做不好,请你帮我弄弄。把书弄坏了。这件事总得弄出个结果来才成。3.设法取得:弄点水来。4.耍;玩弄:弄手段。舞文弄墨。[lòng]小巷;胡同(多用于巷名):里弄。弄堂。一条小弄。
眉:1.眉毛:浓眉。眉开眼笑。2.指书页上方空白的地方:书眉。眉批。3.姓。
挤:1.(人、物)紧紧靠拢在一起;(事情)集中在同一时间内:挤做一团。屋里挤满了人。事情全挤在一块儿了。2.地方相对地小而人或物等相对地多:车厢里特别挤。3.在拥挤的环境中用身体排开人或物:人多挤不进来。4.用压力使从孔隙中出来:挤牛奶。挤牙膏。挤时间学习。5.排斥;排挤:我的名额被挤掉了。
眼:1.人和动物的视觉器官。通称眼睛。2.小洞;窟窿:泉眼。炮眼。拿针扎一个眼儿。3.(眼儿)指事物的关键所在:节骨眼儿。4.围棋用语,由同色棋子围住的一个或两个空交叉点。5.戏曲中的拍子:二黄慢板,一板三眼。6.用于井、窑洞:一眼井。一眼旧窑洞。
“弄眉挤眼”这个成语听起来挺有意思的,字面上好像是在说眉毛和眼睛的动作,但它的实际意思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它指的是通过面部表情(尤其是眉眼的小动作)来传递暗示或信息,通常带点偷偷摸摸或者俏皮的感觉。
比如,朋友聚餐时,小王想提前溜走但又不好意思直说,于是偷偷对小李“弄眉挤眼”,暗示自己得先撤了。小李瞬间秒懂,立马接话:“哎呀,我突然想起来还有个快递要拿!”两人一唱一和,把场面应付了过去。这种场景里,“弄眉挤眼”就成了心照不宣的“暗号”。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是褒义还是贬义?”其实要看语境。如果是朋友间开玩笑或者默契配合,它显得生动有趣;但如果用在职场里,比如会议上同事对你“弄眉挤眼”暗示别反驳领导,就可能显得不够坦诚。所以啊,眉眼动作再传神,也得看场合用对地方。
再举个例子:小说里写一个商人和客户谈判,表面上客客气气,桌子底下却用脚踢对方,同时“弄眉挤眼”暗示价格还能再谈。这时候的眉眼动作,瞬间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台面下”的博弈感。你看,成语用对了,画面感立马就出来了。
那有人会疑惑:“现在大家用手机聊天,表情包满天飞,这种老成语还有必要学吗?”我的个人观点是:表情包再丰富,也替代不了语言本身的精准。比如你想形容一个人“既想掩饰又忍不住暗示”的状态,“弄眉挤眼”四个字比发十个眨眼表情更有文化味儿。
不过要注意,别滥用这种小动作。比如老师上课时如果总对学生“弄眉挤眼”,学生可能反而觉得困惑;但要是相声演员在台上冲着观众挤眼睛,那妥妥是抖包袱的前奏。所以说,语言和表情一样,关键得用得恰到好处。
最后分享个小观察:我发现生活中越是熟悉的人之间,“弄眉挤眼”的效果越好。就像家人之间一个眼神就能读懂对方是“该洗碗了”还是“快溜快溜”,这种默契可比发微信高效多了。成语背后藏着的,其实是人与人之间那些不用明说的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