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nòng zhāng zhī xǐ
成语解释:弄璋:古人把璋给男孩玩,希望他将来有玉一样的品德。旧时常用以祝贺人家生男孩。
成语出处:《诗·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指祝贺人家生男孩
繁体字形:弄璋之喜
英文翻译:give birth to a boy
弄:[nòng]1.手拿着、摆弄着或逗引着玩儿:他又弄鸽子去了。小孩儿爱弄沙土。2.做;干;办;搞:弄饭。这活儿我做不好,请你帮我弄弄。把书弄坏了。这件事总得弄出个结果来才成。3.设法取得:弄点水来。4.耍;玩弄:弄手段。舞文弄墨。[lòng]小巷;胡同(多用于巷名):里弄。弄堂。一条小弄。
璋:古代的一种玉器,形状像半个圭。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喜:1.快乐;高兴:狂喜。喜出望外。笑在脸上,喜在心里。2.可庆贺的;可庆贺的事:喜事。贺喜。报喜。3.称怀孕为“有喜”。4.爱好:好大喜功。喜新厌旧。5.某种生物适宜于什么环境;某种东西适宜于配合什么东西:喜光植物。海带喜荤,最好跟肉一起炖。6.姓。
“弄璋之喜”这个词儿,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到底啥意思啊?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老张家最近添了个大胖小子,亲戚朋友纷纷上门道贺,说这是“弄璋之喜”,希望孩子将来能像玉器一样贵重成才。你看,这成语其实就是古人庆祝生儿子的吉祥话。
那为什么偏偏用“璋”这个字呢?原来在古代,“璋”是一种玉制礼器,象征身份和品德。父母给男孩玩玉璋,寄托了对孩子成为君子的期待;而生了女儿则叫“弄瓦之喜”,瓦指的是纺织工具,这差异背后藏着旧时的观念。不过今天咱们用这词,倒更像是种文化趣谈啦!
现代人还用这个成语吗?前两天我朋友在朋友圈晒娃,配文“新时代弄璋之喜”,评论区瞬间炸锅。有人点赞说“有文化”,也有人调侃“重男轻女过时啦”。你看,同一个词,不同人解读完全不同。其实用不用、怎么用,关键看场合和语气,别让它变成刻板印象的标签就好。
有没有更生活化的用法?比如看古装剧时,主角家生孩子,管家大喊:“恭喜老爷,是弄璋之喜!”弹幕立马飘过一片“懂了,生的是建设银行”。这种古今碰撞的幽默解读,反而让老词儿焕发新活力。语言嘛,本来就是活的文化,用对了地方就能妙趣横生。
说到底,“弄璋之喜”就像个文化切片,既记录着古人“望子成龙”的心愿,也提醒着我们观念的变化。下次听到这个词,不妨把它当成了解传统的窗口,用更包容的眼光看待。毕竟每个时代都有专属的表达方式,重要的是传递祝福的那份心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