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ì nì guī shùn
成语解释:谓脱离叛军而归顺朝廷。
成语出处: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自然相率弃逆归顺。”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叛军归顺
繁体字形:棄逆歸順
英文翻译:To abandon adversity and return to obedience
弃:1.放弃;扔掉:抛弃。舍弃。遗弃。弃权。弃之可惜。2.姓。
逆:1.方向相反。与“顺”相对:逆风。逆流。2.抵触;不顺从:逆耳。逆子。3.背叛;背叛者:叛逆。逆产。4.迎接:逆旅(旅馆)。5.事先:逆知。逆料。
归:1.返回:归国华侨。无家可归。2.还给;归还:物归原主。3.趋向或集中于一个地方:殊途同归。千条河流归大海。把性质相同的问题归为一类。4.由(谁负责):一切杂事都归这一组管。5.属于(谁所有):功劳归大家。这些东西归你。6.用在相同的动词之间,表示动作并未引起相应的结果:批评归批评,奖金一分也没少给。7.珠算中一位除数的除法。8.姓。
顺:1.向着同一个方向(跟“逆”相对):顺风。顺流而下。2.依着自然情势(移动);沿(着):顺大道走。水顺着山沟流。3.使方向一致;使有条理次序:把船顺过来,一只一只地靠岸停下。这篇文章还得顺一顺。4.趁便;顺便:顺手关门。顺嘴说了出来。5.适合;如意:顺心。顺眼。不顺他的意。6.顺利:顺遂。这些年一直很顺。7.依次:顺延。8.顺从:归顺。百依百顺。9.姓。
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弃逆归顺"这个成语呢?举个真实场景:某公司技术团队原本各自为战,后来主动调整工作模式,配合公司战略转型。这时就能说"项目组弃逆归顺,终于与整体规划达成一致"。这里的"逆"指代原本不协调的状态,"顺"则象征着统一的方向。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只能用在严肃场合吗?其实不然。就像小区里总有人乱扔垃圾,当大家开始自觉分类时,居委会公告写着"感谢居民弃逆归顺,共建整洁环境"。既点明了改变过程,又带着积极的期许。
这个成语背后藏着怎样的价值观?核心在于强调主动改变的可贵。就像去年某直播平台整改,公告中特别提到"部分主播弃逆归顺,回归健康内容创作"。不同于被动服从,这个词组带有浪子回头式的主动性,暗含对改过者的肯定。
当代年轻人怎么看这个概念?我观察到一个有趣现象:在电竞战队重组时,教练常用"需要选手弃逆归顺"来强调战术配合。这反映出传统成语在现代职业场景中的灵活运用——不再局限于道德层面,而是扩展到了专业协作领域。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其动态转变的意象。就像春溪解冻时冰块顺流而下,既保留了改变前的形态特征,又展现出顺应自然规律的智慧。这种转变不是全盘否定,而是保留优势后的主动调整,恰恰符合现代人追求成长又保持本真的心理需求。
或许有人觉得这个词带有妥协意味,但换个角度看,当我们在职场中"弃逆归顺",可能正像河流绕过礁石——不是放弃奔涌,而是选择更智慧的流动方式。这种主动调整的智慧,或许正是传统文化留给我们的处世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