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ì duǎn qǔ cháng
成语解释:弃:抛开。舍弃短处采用长处
成语出处:汉·王符《潜夫论·实质》:“智者弃其所短而采取所长,以致其功,明君用士亦犹是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选择
繁体字形:棄短取長
英文翻译:Discard the short and take the long
弃:1.放弃;扔掉:抛弃。舍弃。遗弃。弃权。弃之可惜。2.姓。
短:1.两端之间的距离小(跟“长”相对)。a)指空间:短刀。裤子裁短了。b)指时间:短期。夏季昼长夜短。2.缺少;欠:理短。缺斤短两。别人都来了,就短他一个人了。短你三块钱。3.缺点:取长补短。说长道短。揭短儿。护短。
取:1.拿到手里:取款。取行李。把电灯泡取下来。2.得到;招致:取乐。取暖。自取灭亡。3.采取;选取:取道。录取。可取。给孩子取个名儿。4.姓。
长:[cháng]1.两点之间的距离大(跟“短”相对)。a)指空间:这条路很长。长长的柳条垂到地面。b)指时间:长寿。夏季昼长夜短。2.长度:南京长江大桥气势雄伟,铁路桥全长6772米。3.长处:特长。取长补短。一技之长。4.(对某事)做得特别好:他长于写作。5.(旧读zhàng)多余;剩余:长物。6.姓。[zhǎng]1.领导人:部长。校长。乡长。首长。2.生:长锈。山上长满了青翠的树木。3.生长;成长:杨树长得快。这孩子长得真胖。4.增进;增加:长见识。长力气。吃一堑,长一智。
什么是“弃短取长”?这个词听起来像在说“扔掉短的,选长的”,但实际想表达什么?其实它源自《孟子》中的“舍己从人,弃短取长”,核心意思是:别盯着缺点不放,要主动发现并发挥优势。
举个真实场景:小张和小李同时竞聘项目经理。小张口才一般但逻辑缜密,小李擅长演讲却容易粗心。如果小张硬要模仿小李的风格,反而会暴露短板。这时候就该用“弃短取长”——小张用数据可视化代替激情演说,结果用思维导图赢得领导认可。
有人可能会问:“这不是逃避缺点吗?”其实完全相反。就像厨师不会因为刀工不够就去改行雕花,而是把精力放在研发新菜品上。真正的高手都懂得“用长处创造价值,用合作弥补短板”。我见过创业团队把财务交给专业会计,自己专注产品开发,这就是典型的弃短取长思维。
古籍中早有生动案例。《论语》记载孔子向老子请教礼制,这场景就像博士生导师向同行专家取经。孔子没有纠结自己学派的理论短板,反而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主动吸收各家精华。这种智慧放在今天,就是建议职场新人别在弱项上死磕,要把优势打磨成“尖刀”。
需要注意的是,弃短取长不等于放任缺陷。就像手机厂商不会因为摄像头技术弱就彻底放弃拍照功能,而是通过算法优化缩小差距。关键在于分清主次:用80%精力强化核心竞争力,剩下20%防止短板成为致命伤。这种策略在资源有限时尤为重要。
下次遇到选择困难时,不妨问自己:这个决定是在放大优势,还是在修补劣势?就像选篮球鞋要看缓震性能而不是刺绣花纹。生活中很多焦虑其实来自用别人的标准丈量自己,找到属于你的长板,它自会成为撬动机遇的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