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kāi méi zhǎn yǎn
成语解释:高兴愉快的样子。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五回:“若是有识我们的,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若能够受用得一日,便死了开眉展眼。”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的神态等
繁体字形:開眉展眼
英文翻译:be all smiles
开:1.使关闭着的东西不再关闭;打开:开门。开锁。开箱子。不开口。2.打通;开辟:开路。开矿。墙上开了个窗口。开了三千亩水田。3.(合拢或连接的东西)展开;分离:桃树开花了。扣儿开了。两块木板没粘好,又开了。4.(河流)解冻:河开了。5.解除(封锁、禁令、限制等):开戒。开禁。开斋。开释。6.发动或操纵(枪、炮、车、船、飞机、机器等):开枪。开汽车。开拖拉机。火车开了。7.(队伍)开拔:昨天开来两团人,今天又开走了。8.开办:开工厂。开医院。9.开始:开工。开学。开演。10.姓。11.开金中含纯金量的计算单位(二十四开为纯金):这条金项链是十八开的。[英karat]12.开尔文的简称。1开是水的三相点热力学温度的1/273.16。13.趋向动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a)表示分开或离开:拉开。躲开。把门推开。窗户关得紧,打不开。b)表示容下:屋子小,人多了坐不开。这张大床,三个孩子也睡开了。c)表示扩大或扩展:喜讯传开了。d)表示开始并继续下去:下了两天雨,天就冷开了。天还没亮,大家就干开了。
眉:1.眉毛:浓眉。眉开眼笑。2.指书页上方空白的地方:书眉。眉批。3.姓。
展:1.张开;放开:舒展。伸展。开展。愁眉不展。2.施展:一筹莫展。3.展缓:展期。展限。4.展览:展出。预展。画展。5.姓。
眼:1.人和动物的视觉器官。通称眼睛。2.小洞;窟窿:泉眼。炮眼。拿针扎一个眼儿。3.(眼儿)指事物的关键所在:节骨眼儿。4.围棋用语,由同色棋子围住的一个或两个空交叉点。5.戏曲中的拍子:二黄慢板,一板三眼。6.用于井、窑洞:一眼井。一眼旧窑洞。
“开眉展眼”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舒展眉毛、睁大眼睛,常用来形容人心情愉悦、面露喜色的样子。比如你刚拿到录取通知书时,是不是会忍不住嘴角上扬,眼睛发亮?这时候妈妈可能会说:“瞧你这开眉展眼的样子,看来结果不错啊!”
有人问:成语里的“开眉”和“展眼”是不是必须同时出现?其实生活中更多时候是细微的表情组合。比如同事解决了困扰三个月的技术难题,虽然他只是轻轻挑眉、眼角微弯,但整个会议室都能感受到那种发自内心的轻松感——这种自然流露的喜悦,就是“开眉展眼”的精髓。
试着想象这样的场景:幼儿园门口,小女孩举着刚画完的水彩画扑向家长。当父母蹲下身仔细端详画作,原本因工作疲惫而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眼里闪烁起惊喜的光芒。这种跨越年龄的情感共鸣,正是成语最动人的使用场景。
有趣的是,现代人用这个成语时往往带着点调侃。朋友群里晒出度假照片,配文“终于能开眉展眼做条咸鱼”,既表达了脱离工作压力的畅快,又暗含对现实生活的自嘲。这种新旧语义的碰撞,让古老成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在我看来,“开眉展眼”不仅是表情描写,更像是一种生活态度的隐喻。就像泡茶时看茶叶缓缓舒展,人的情绪也需要适时释放。当我们在便利店看到收银员对熟客露出会心一笑,在公园遇见老人看着孙辈玩耍时眼角的皱纹,这些细微处的生动画面,都是成语在现实中的立体注解。
下次遇到值得开心的小事,不妨放任表情自然流露。毕竟在这个表情包横行的时代,真实生动的“开眉展眼”,或许比任何精心设计的笑容都更有感染力。清晨买早餐时店家多送了个茶叶蛋,通勤路上发现耳机电量满格,这些日常碎片里,藏着太多值得舒展眉眼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