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āi
  • gōng
  • fàng
  • jià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kāi gōng bù fàng jiàn

成语解释:比喻故意做出一种要行动的姿态。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3回:“事还是竟弄破了好,还是‘开弓不放箭’,大家弄几个钱有益?”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開弓不放箭

英文翻译:Bow without arrow

开弓不放箭的意思

开:1.使关闭着的东西不再关闭;打开:开门。开锁。开箱子。不开口。2.打通;开辟:开路。开矿。墙上开了个窗口。开了三千亩水田。3.(合拢或连接的东西)展开;分离:桃树开花了。扣儿开了。两块木板没粘好,又开了。4.(河流)解冻:河开了。5.解除(封锁、禁令、限制等):开戒。开禁。开斋。开释。6.发动或操纵(枪、炮、车、船、飞机、机器等):开枪。开汽车。开拖拉机。火车开了。7.(队伍)开拔:昨天开来两团人,今天又开走了。8.开办:开工厂。开医院。9.开始:开工。开学。开演。10.姓。11.开金中含纯金量的计算单位(二十四开为纯金):这条金项链是十八开的。[英karat]12.开尔文的简称。1开是水的三相点热力学温度的1/273.16。13.趋向动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a)表示分开或离开:拉开。躲开。把门推开。窗户关得紧,打不开。b)表示容下:屋子小,人多了坐不开。这张大床,三个孩子也睡开了。c)表示扩大或扩展:喜讯传开了。d)表示开始并继续下去:下了两天雨,天就冷开了。天还没亮,大家就干开了。

弓:1.射箭或发弹丸的器械,在近似弧形的有弹性的木条两端之间系着坚韧的弦,拉开弦后,猛然放手,借弦和弓背的弹力把箭或弹丸射出:弓箭。弹弓。左右开弓。一张弓。2.(弓儿)弓子:弹棉花的绷弓儿。3.丈量地亩的器具,用木头制成,形状略像弓,两端的距离是5尺。也叫步弓。4.旧时丈量地亩的计算单位,1弓等于5尺。5.使弯曲:弓背。弓着腰。弓着腿坐着。6.姓。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放:1.解除约束,使自由:释放。放虎归山。把俘虏放回去。2.在一定的时间停止(学习、工作):放学。放工。3.放纵:放任。放声高歌。放言高论。4.让牛羊等在草地上吃草和活动:放牛。放羊。5.把人驱逐到边远的地方:放逐。流放。6.发出:放枪。放光。放冷箭。玉簪花放出阵阵的清香。7.点燃:放火。放爆竹。8.借钱给人,收取利息:放债。放款。9.扩展:放大。放宽。上衣的身长要放一寸。10.姓。

箭:1.古代兵器,长约二三尺的细杆装上尖头,杆的末梢附有羽毛,搭在弓弩上发射。现代射箭运动用的箭一般用钢、铝合金、塑料等制成。2.指箭能射到的距离:一箭之遥。半箭多路。

成语评论

开弓不放箭”这个成语听起来很形象,但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像一个人拉满了弓弦却迟迟不把箭射出去——表面上气势十足,实际没有任何行动。生活中哪些场景会用到这个词?举个例子:公司会议上,小张滔滔不绝地分析市场趋势,但问到具体执行方案时,他却支支吾吾:“我觉得还需要再研究研究……”这不就是典型的“开弓不放箭”吗?

有人可能会问:“光说不做有什么问题?至少人家有想法啊。”问题恰恰在于,想法和行动之间存在巨大鸿沟。比如朋友老王总说要开咖啡店,三年间写了十几版商业计划书,却连店面选址都没实地看过一次。这种“拉弓”的姿势再漂亮,没有“放箭”的勇气,梦想永远只会停在半空中。

为什么人们容易陷入这种状态?观察身边案例会发现,恐惧失败的心理往往大于行动的动力。就像学生时代写作文,有人反复在草稿纸上写开头,橡皮擦到纸都破了,却始终不敢正式下笔。这时候不妨提醒自己:与其追求“完美起跑”,不如先迈出第一步,边跑边调整呼吸。

有趣的是,“开弓不放箭”在某些情况下反而是智慧。比如谈判桌上,甲方故意抛出模糊的合作意向,既不让对手看透底牌,又保持着威慑力。不过这种策略性“留白”和逃避性“空谈”有本质区别——前者带着明确目标,后者只剩自我安慰。

依我看,这个成语最值得琢磨的是它的动态平衡。就像射箭比赛,专业运动员不会一直紧绷着弓弦,而是在蓄力与释放间找到节奏。生活中重要的不是永远保持“开弓”的紧张状态,而是懂得在恰当的时刻“放箭”,哪怕第一支箭射偏了,至少我们知道了风向和力度该怎么调整。

下次遇到“只拉弓不放箭”的人,或许可以笑着问一句:“你的箭靶子立在哪儿呢?”这个问题可能比催促“赶紧射箭”更有用——因为找到目标的人,自然会产生行动的推力。

"开弓不放箭"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