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kāi hé zì rú
成语解释:合:按照;适合;自如:不受阻碍;不受拘束。打开闭合不受拘束。形容按照自己的意愿;或打开或关闭。
成语出处:法 法布尔《蝉》:“腿可以伸缩,前面的爪能够开合自如。”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形容按照自己的意愿办事
繁体字形:開合自如
英文翻译:Open and close freely
开:1.使关闭着的东西不再关闭;打开:开门。开锁。开箱子。不开口。2.打通;开辟:开路。开矿。墙上开了个窗口。开了三千亩水田。3.(合拢或连接的东西)展开;分离:桃树开花了。扣儿开了。两块木板没粘好,又开了。4.(河流)解冻:河开了。5.解除(封锁、禁令、限制等):开戒。开禁。开斋。开释。6.发动或操纵(枪、炮、车、船、飞机、机器等):开枪。开汽车。开拖拉机。火车开了。7.(队伍)开拔:昨天开来两团人,今天又开走了。8.开办:开工厂。开医院。9.开始:开工。开学。开演。10.姓。11.开金中含纯金量的计算单位(二十四开为纯金):这条金项链是十八开的。[英karat]12.开尔文的简称。1开是水的三相点热力学温度的1/273.16。13.趋向动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a)表示分开或离开:拉开。躲开。把门推开。窗户关得紧,打不开。b)表示容下:屋子小,人多了坐不开。这张大床,三个孩子也睡开了。c)表示扩大或扩展:喜讯传开了。d)表示开始并继续下去:下了两天雨,天就冷开了。天还没亮,大家就干开了。
合:[hé]1.闭;合拢:合眼。笑得合不上嘴。2.结合到一起;凑到一起;共同(跟“分”相对):合办。同心合力。3.全:合村。合家团聚。4.符合:合情合理。正合心意。5.折合;共计:一公顷合十五市亩。这件衣服连工带料合多少钱?6.应当;应该:理合声明。7.旧小说中指交战的回合:大战三十余合。8.在太阳系中,当行星运行到与太阳、地球成一直线,并且地球不在太阳与该行星之间的位置时,叫做合。9.姓。10.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閤”[gě]1.容量单位,10勺等于1合,10合等于1升。2.量粮食的器具,容量是1合,方形或圆筒形,多用木头或竹筒制成。
自:1.自己:自动。自卫。自爱。自力更生。自言自语。自告奋勇。自顾不暇。不自量力。2.自然;当然:自不待言。公道自在人心。两人久别重逢,自有许多话说。3.姓。4.从;由:自小。自此。自古。自远而近。自北京出发。选自《人民日报》。来自各国的朋友。
如:1.适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数。2.如同:爱厂如家。十年如一日。如临大敌。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闻不如一见。与其那样,不如这样。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如一年。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厕。7.姓。8.如果:如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开合自如”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既能打开又能闭合,灵活掌控,常用来形容做事收放有度、应对自如的状态。比如有人问:“为什么说职场高手能‘开合自如’?”其实这和他们处理问题的方式有关——遇到紧急任务时能迅速投入精力,任务完成后又能及时调整状态,避免过度消耗,就像一扇门能顺畅地开关,不卡壳也不失控。
再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小明周末既要加班赶项目,又想陪家人去郊游。他选择早起高效完成工作,下午准时赴约,家人夸他“时间管理开合自如”。这里的关键是什么?表面是时间规划,底层逻辑其实是“抓重点”的能力——知道何时该全神贯注,何时该切换状态,这种动态平衡正是成语的精髓。
有人可能会困惑:“现代社会压力这么大,真能做到开合自如吗?”我的观察是,这需要刻意练习。就像学骑自行车,刚开始总在“拼命蹬”和“不敢动”之间摇摆,熟练后才会找到协调用力的节奏。工作中见过不少前辈,他们面对突发状况时,既能快速展开行动方案,遇到阻碍又能冷静收缩调整,这种弹性思维比硬碰硬更有效。
个人觉得,“开合自如”在现代社会更像一种生存智慧。信息爆炸的时代,比“拼命努力”更重要的是“聪明努力”——比如读书时懂得在精读与泛读间切换,社交时能在倾听与表达间找到平衡点。这让我想起小时候玩的折扇,用力过猛容易折断,轻轻挥动反而能带起清风,或许生活也需要这样的巧劲。
最后想说的是,这个成语不只是技巧层面的描述,更暗含对事物规律的尊重。就像季节更替有春夏秋冬,人的状态也应有张有弛。那些总把自己绷成满弓的人,往往最先听到弦断的声音。当我们学会在专注与放松间自在游走,或许就能触碰到更从容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