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kāng zhuāng dà lù
成语解释:康庄:宽阔。宽阔平坦,四通八达的大路。比喻美好光明的前途
成语出处:茅盾《夜读偶记》:“社会主义国家的强大繁荣,已经给世界人民指出了康庄大路。”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借指前途
繁体字形:康莊大路
英文翻译:Kangzhuang Road
康:1.健康:安康。康宁。康乐。康复。2.富足;丰盛:康年(丰年)。小康。3.姓。4.同“糠”。
庄:1.村庄:庄户。农庄。王家庄。2.封建社会里君主、贵族等所占有的成片土地:皇庄。庄田。庄园。3.规模较大或做批发生意的商店:钱庄。布庄。茶庄。饭庄。4.庄家:做庄。是谁的庄?5.姓。6.庄重:庄严。端庄。亦庄亦谐。
大:[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7.时间更远: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dài]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路:1.道路:陆路。水路。大路。同路。2.路程:八千里路。路遥知马力。3.(路儿)途径;门路:生路。活路儿。4.条理:理路。思路。笔路。5.地区;方面:南路货。外路人。各路英雄。6.路线:三路进军。七路公共汽车。7.种类;等次:这一路人。哪一路病?。头路货。纸有好几路。二三路角色。8.用于队伍的行列,相当于“排”、“行”:四路纵队。9.姓。
“康庄大路”这个词,乍一听是不是让人联想到宽阔平坦的大道?比如:“他放弃安逸的工作,选择创业这条康庄大路,如今公司已初具规模。”这里的关键在于,为什么“康庄大路”会被用来形容看似艰难的选择?
其实,成语中的“康庄”本意是四通八达的道路,暗含“可能性多但方向明确”的意味。比如有人问:“考研还是就业,哪条才是康庄大路?”答案可能出人意料——重点不在于选择哪条路,而是否定‘独木桥’思维。就像一位自由职业者在采访中说:“别人眼里的小众领域,对我而言反而是康庄大路。”这揭示了一个现代启示:社会越多元,“正确道路”的定义就越宽泛。
有个有趣的对比案例:某互联网大厂员工离职做手工艺品,五年后感慨:“原以为走出写字楼就偏离了康庄大路,现在才懂,能让自己持续成长的就是好路。”这背后反映着时代变迁——当物质基础得到保障,人们对“成功路径”的想象正在打破单一标准。就像登山时发现,主峰之外还有无数值得攀登的山头。
值得注意的是,康庄大路的比喻常被滥用。比如家长劝说孩子:“考公务员才是康庄大路。”但观察90后职场调研数据会发现,真正在体制内获得成就感的,往往是那些主动选择而非被迫接受的人。这提示我们:道路的光明程度,更多取决于行走者的主观能动性,就像同一片麦田,农人看见丰收,画家看见色彩,孩童看见游乐场。
最近读到某乡村振兴案例时深受启发:村民把泥泞土路修成柏油路后,游客量反而下降。后来恢复部分原生态道路,打造徒步路线后才重现生机。这恰似对“康庄大路”的重新诠释——有时候,保留适度的曲折和特色,反而比盲目追求‘标准答案’更能通向理想目的地。行走在属于自己的路上,哪怕需要偶尔披荆斩棘,或许比跟着人群挤在所谓坦途更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