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èi
  • shí
  • wàng
  • qǐ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fèi shí wàng qǐn

成语解释:废:停止;寝:睡觉。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致志

成语出处:唐·王勃《送劼赴太学序》:“废食忘寝,涣然有所成望然。”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刻苦努力

繁体字形:廢食忘寢

英文翻译:Waste food and forget to sleep

废食忘寝的意思

废:1.不再使用;不再继续:废除。半途而废。这个煤窑废了。2.荒芜;衰败:废园。废墟。3.没有用的或失去了原来的作用的:废话。废报纸。废钢铁。4.肢体伤残:残废。废疾(残疾)。5.废黜。

食:[shí]1.吃。特指吃饭:食肉。废寝忘食。2.吃的东西:面食。小鸡觅食。丰衣足食。3.供食用或调味用的:食糖。食盐。4.人所见到的日、月亏缺或完全看不到的现象:日食。月食。[sì]拿东西给人吃。[yì]用于人名,如郦食其(jī)(汉朝人)。

忘:忘记:喝水不忘掘井人。这件事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寝:1.睡:废寝忘食。2.卧室:入寝。就寝。寿终正寝。3.帝王的坟墓:陵寝。4.停止;平息:其议遂寝(那种议论于是平息)。

成语评论

废食忘寝”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举个例子:小张为了准备国际编程比赛,连续三天只靠面包和咖啡充饥,晚上干脆睡在办公室椅子上。同事劝他注意身体,他却说:“代码逻辑没理顺,吃饭睡觉都没味道。”这就是典型的“废食忘寝”——全身心投入某件事时,连基本需求都顾不上了。

为什么人们会进入这种状态呢?其实这背后藏着专注力的双面性。比如画家创作时,调色盘比饭碗更有吸引力;作家写稿时,键盘声比闹钟更让人清醒。这种忘我状态能激发潜能,但就像烧柴火取暖,持续太久反而会耗尽能量。

现代人如何看待这种现象?有人觉得这是成功者的标配,但真实情况更复杂。我见过创业者边输液边开视频会议,也见过学生熬夜复习后晕倒在考场。过度“废食忘寝”就像给汽车踩死油门,短期提速快,长期可能损伤引擎。关键要找到专注与休息的平衡点,就像冲浪者掌握浪头的节奏。

换个角度想,这种状态本身也是种幸福信号。当你在烘焙新品蛋糕时,面粉沾满脸却不觉累;当孩子拼乐高城堡时,喊吃饭都听不见。这种纯粹的投入感,在碎片化时代反而成了稀缺品。不过要记得,真正的持续力来自张弛有度,就像弓箭手既要拉满弓,也要适时松弦。

观察身边案例会发现,高效能人士往往擅长“阶段式专注”。他们可能为项目攻坚两周不休息,但完成后必定给自己放空期。这就像农民春耕时的辛勤与秋收后的休整,既尊重自然规律,又保证持续产出。毕竟,生活不是短跑冲刺,而是带着节奏感的马拉松。

最后想说的是,成语背后的智慧需要与时俱进。古人“废食忘寝”多指被动状态,而现代人其实可以主动掌控。比如用番茄工作法保持专注,设定健康提醒保护身体,这样既能享受心流体验,又不至于透支生命账户。记住,真正的成就从来不靠自我消耗,而是智慧与毅力的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