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uǎng tíng dà zhòng
成语解释:广庭:宽大的场所。众人聚集的公共场所。
成语出处:秦·孔鲋《孔丛子·公孙龙》:“尹文曰:‘使此人于广庭大众之中,见侮而不敢斗,王将以为忠乎?’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众人聚集的公共场所
繁体字形:廣庭大衆
英文翻译:The general public
广:[guǎng]1.多:兵多将广。大庭广众。2.扩大;扩充:推广。以广流传。3.姓。[ān]同“庵”(多用于人名)。
庭:1.院子;院落:前庭。2.厅堂:大庭广众。3.司法机关审判案件的地方:法庭。开庭。
大:[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7.时间更远: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dài]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众:1.许多(跟“寡”相对):众多。众人。寡不敌众。众志成城。2.许多人:听众。观众。群众。众所周知。3.姓。
提到“广庭大众”,许多人可能会好奇:这个成语到底适合用在哪些场景?它和“公开场合”有什么区别?咱们先从一个故事说起。
老张第一次参加行业论坛,紧张得手心冒汗。主持人突然点名让他上台分享经验,台下几百双眼睛齐刷刷盯着他。事后同事调侃:“你这可是在广庭大众下露脸了啊!”——这里用“广庭大众”既点明了场合的正式性,又暗含“被众人关注”的压力感,比单纯说“公开场合”更有画面感。
有人问:成语里的“广庭”和“大众”是不是重复了?其实这正是中文的巧妙之处。“广庭”强调空间开阔,“大众”突出人数众多,组合起来形成1+1>2的效果。就像周末的市民广场,既有开阔场地,又有熙攘人群,用“广庭大众”描述就特别贴切。
再举个反例。公司电梯里遇到领导,这种狭小空间虽然也有旁人,但用“广庭大众”就不合适。成语的适用需要同时满足“场地开放”和“人群聚集”两个要素,比如社区义诊活动现场、露天音乐会、校园运动会的主席台,都是典型使用场景。
我个人觉得,这个成语在现代社会有了新内涵。网络直播间的万人围观、热搜话题的全民讨论,算不算数字时代的“广庭大众”?当博主在镜头前说“感谢广庭大众的支持”时,既保留了成语的本意,又赋予了互联网时代的诠释,这种语言演变特别有意思。
最后要提醒,使用这类成语不必拘泥传统场景。朋友在家庭聚会上即兴表演节目,你笑着说“别在广庭大众前献丑啦”,既化解尴尬又活跃气氛。语言本就是活的工具,关键在于用得自然,用得应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