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uǎng hán xiān zǐ
成语解释:广寒:即广寒宫,传说中月亮上的仙宫。广寒宫里的仙子——嫦娥。
成语出处:元·高明《琵琶记·伯喈牛小姐赏月》:“环珮湿,似月下归来飞琼。那更,香鬓云鬟,清辉玉臂,广寒仙子也堪并。”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指月亮
繁体字形:廣寒僊子
英文翻译:the goddess of the moon
广:[guǎng]1.多:兵多将广。大庭广众。2.扩大;扩充:推广。以广流传。3.姓。[ān]同“庵”(多用于人名)。
寒:1.冷(跟“暑”相对):寒冬。寒风。天寒地冻。受了一点寒。2.害怕;畏惧:心寒。胆寒。3.穷困:贫寒。4.姓。
仙:1.仙人;神仙:成仙。求仙。2.(Xiān)姓。
子: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14.姓。
提到“广寒仙子”,你会想到什么?或许是一轮明月,一位孤寂的仙女,或是某种遥不可及的美丽。这个成语源自嫦娥奔月的传说,常用来形容清冷、高洁却略带疏离感的人或事物。比如:“她站在舞台中央,灯光下宛如广寒仙子,美得让人不敢靠近。”这里的“广寒仙子”既点出了主角的出众气质,也暗示了她与周围人的距离感。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用“广寒”来修饰仙子?其实,“广寒”本指月亮上的宫殿,环境寒冷而空旷。用这个词,不仅突出了仙子的超凡脱俗,还赋予了她一种遗世独立的孤寂色彩。比如在小说中描写一位隐士:“他独居山林,仿佛成了人间的广寒仙子,与尘世喧嚣格格不入。”这样的比喻,瞬间让人联想到一种主动选择孤独的清醒态度。
不过,“广寒仙子”真的只能代表消极的孤独吗?我倒觉得未必。现代人常说“高质量独处”,这不正是广寒仙子精神的延伸吗?就像有人选择周末闭门读书,朋友调侃他“快成广寒仙子了”,看似抱怨,实则暗含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认可。这种用法让古老成语焕发新意,反而凸显了独立思考的价值。
如何判断该不该用这个成语?关键在于把握“距离感”与“美感”的平衡。比如形容明星:“她的气质像广寒仙子,每次出现都自带神秘感”——这是贴切的;但若说“老板整天板着脸当广寒仙子”,就显得不伦不类了。毕竟,这个成语更适合表达令人向往而非令人畏惧的特质。
有趣的是,科技时代为这个成语提供了新场景。有人这样描述AI助手:“它像电子世界的广寒仙子,永远理性却难有温度。”这个比喻既点出了人工智能的精准特性,也道出了人类对科技发展的微妙情绪。你看,成语的生命力就在于它能跨越时空,与不同时代的语境产生共鸣。
或许我们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位广寒仙子。当你在拥挤的地铁里戴上耳机,当你在聚会中选择安静角落,那种暂时抽离的状态,何尝不是现代生活的诗意栖居?下次遇到类似情景,不妨笑着自嘲一句:“让我当会儿广寒仙子吧。”这或许正是忙碌生活中最温柔的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