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ián
  • tóu
  • yuè
  • wě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nián tóu yuè wěi

成语解释:①谓从岁首到腊月底,泛指一年之中。②指《春秋》三传每年首尾的文字。唐时试官常撷取以试应试明经科士子是否熟谙经传本文。

成语出处:宋·林光朝《痴顽不识字》诗:“年头月尾无一是,咄咄痴顽不识字。”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指时间

繁体字形:年頭月尾

英文翻译:End of the year

年头月尾的意思

年:1.时间的单位,公历1年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平年365日,闰年366日,每4年有1个闰年:今年。去年。2.用于计算年数:三年五载。在广州住了两年。3.每年的:年会。年鉴。年产量。4.岁数:年纪。年龄。忘年交。益寿延年。5.一生中按年龄划分的阶段:童年。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6.时期;时代:近年。明朝末年。7.一年中庄稼的收成:年成。年景。丰年。歉年。8.年节:新年。过年。给大家拜年。9.有关年节的(用品):年糕。年货。年画。10.姓。

头:[tóu]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头。梳头。平头。分头。你的脸形留这种头不合适。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头。笔头儿。中间粗,两头儿细。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头儿。提个头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啊!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头儿。蜡头儿。铅笔头儿。6.头目:李头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头儿。7.方面:他们是一头儿的。心挂两头。8.第一:头等。头号。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头车。头马。头羊。10.姓。[tou]1.(头儿)名词后缀。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头。石头。骨头。舌头。罐头。苗头。b)接于动词词根:念头。扣头。饶头。嚼头儿。看头儿。听头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头。甜头儿。2.方位词后缀:上头。下头。前头。后头。里头。外头。

月:1.月球;月亮:月食。月光。赏月。2.计时的单位,公历1年分为12个月。3.每月的:月刊。月产量。4.形状像月亮的;圆的:月琴。月饼。5.姓。

尾:[wěi]1.尾巴。2.事物的末端:队尾。尾声。3.跟在后面:尾随。4.主要部分以外的部分;尚未了结的事情:尾数。扫尾工作。5.量词。用于鱼:一尾鱼。6.星名。二十八宿之一。[yǐ]1.马尾(wěi)上的长毛:马尾罗。2.蟋蟀等尾(wěi)部的针状物:三尾儿。

成语评论

年头月尾”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文绉绉的?其实它的意思特别直白——字面上就是“一年的开头,一个月的末尾”,用来形容时间的流逝或事情的阶段性变化。比如有人感叹:“年头月尾忙得脚不沾地,一转眼又到年底了。”这就是用时间节点表达生活节奏的紧凑感。

你可能会问:“这成语到底用在哪儿合适?”举个例子,公司开会时领导说:“年头月尾是总结和规划的关键期,大家要复盘过去、调整方向。”这里既点明了时间的重要性,也暗示了行动的方向。再比如朋友聊天:“年头月尾总想立个flag,结果月底又打脸”,用自嘲的语气调侃拖延症,既接地气又生动。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还藏着中国人的时间哲学。农耕时代讲究“春种秋收”,现代人则习惯在元旦写计划、月末做总结。我发现自己每到月底清理待办清单时,总有种“年头月尾”的仪式感——仿佛撕掉日历就能甩掉压力,这种心理暗示其实能帮人更好地重启状态。

有人觉得“年头月尾”带着点焦虑感,我倒认为它更像提醒按钮。就像手机里的月度报告功能,定期弹出提示让你别跑偏。上周邻居大爷还念叨:“年头育苗月末收,节气不等人哟!”你看,连种菜大爷都在用时间节点管理生活呢。

下次遇到重要时间节点,不妨试试这个成语。比如给团队打气可以说:“别被年头月尾的压力吓住,咱们把大目标拆成周计划就行。”既点明现状,又给出解决方法。时间从来不会暂停,但学会在关键节点踩对节奏,生活这辆车才能开得更稳当。

"年头月尾"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