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píng yuán dū yóu
成语解释:平原:古代地名;督邮:古代官名。劣酒、浊酒的隐语。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术解》:“桓公有主簿善别酒,有酒辄令先尝,好者谓‘青州从事’,恶者谓‘平原督邮。’”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指劣酒
繁体字形:平原督郵
英文翻译:Pingyuan supervises the post
平:1.表面没有高低凹凸,不倾斜:平坦。马路很平。把纸铺平了。2.使平:平了三亩地。把沟平了种庄稼。3.两相比较没有高低、先后;不相上下:平辈。平列。平局。平起平坐。这场球赛双方打平了。4.达到相同的高度:平槽。平了世界记录。5.平均;公平:平分。持平之论。6.安定:风平浪静。心平气和。7.用武力镇压;平定:平叛。平乱。8.抑止(怒气):你先把气平下去再说。9.经常的;普通的:平时。平淡。10.姓。
原:1.最初的;开始的:原始。原人。原生动物。2.属性词。原来;本来:原地。原作者。原班人马。原有人数。3.没加工的:原棉。原煤。原油。4.姓。5.原谅:原宥。情有可原。6.宽广平坦的地方:平原。高原。草原。原野。7.同“塬”。
督:1.监督指挥:督战。督办。督师。督率。2.姓。
邮:1.邮寄;邮汇:邮封信。上月给家里邮去五百元。2.有关邮务的:邮电。邮局。邮票。3.指邮品:集邮。邮展。4.姓。
“平原督邮”这个成语听起来有些陌生,但它的背后藏着有趣的历史故事。比如有人开玩笑说:“这瓶酒喝起来像‘平原督邮’,怕是要醉得扶墙走了!”这里的“平原督邮”可不是在夸酒好,反而暗指劣质酒——为什么会用“督邮”比喻酒呢?其实典故出自《世说新语》,原本是说东晋桓温手下的小官把美酒称为“青州从事”,劣酒叫作“平原督邮”,因为“平原”属劣等郡县,“督邮”又是基层小官,用来讽刺次品。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偏偏选‘督邮’而不是其他职位?”这其实和督邮在古代的实际角色有关。督邮负责巡查地方、考核官员,但历史上许多督邮形象并不讨喜,比如《三国演义》里张飞鞭打督邮的故事,就让人觉得督邮常代表“苛刻”“贪腐”的形象。用这样的职位形容劣酒,既生动又带点幽默的讽刺,古人真是把比喻玩明白了。
再举个生活化的例子:朋友聚餐时拿出一瓶廉价红酒,你可以调侃道:“你这‘平原督邮’从哪儿淘来的?喝完怕是要头疼三天!”既化解了酒的尴尬,又让大家会心一笑。不过要注意场合,如果对方不懂这个成语,反而会一头雾水——所以用典故前得先确认听众的文化储备。
个人觉得,“平原督邮”这类冷门成语就像历史留给我们的彩蛋。现代人用它时,既能展现语言智慧,又能让对话变得鲜活。比如形容网购到劣质商品:“这充电宝简直是电子界的平原督邮,充三次电就退休了!”比起直接抱怨,多了份文绉绉的趣味性。
值得注意的是,这类成语的使用需要把握分寸。在正式报告里突然来句“平原督邮”,可能会让听众摸不着头脑;但在朋友闲聊或文学创作中,它就是绝佳的语言调味剂。下次遇到不如意的事物时,试试换个成语吐槽,或许能让烦心事也变得有趣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