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iǎo
  • zhuō
  • yǒu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iǎo zhuō yǒu sù

成语解释:巧:精巧;拙:笨拙;素:本来的。精巧和笨拙就有所不同,是天赋素养造成的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巧拙有素

英文翻译:Skillful and humble

巧拙有素的意思

巧:1.心思灵敏,技术高明:巧干。能工巧匠。他的手艺很巧。2.(手、口)灵巧:心灵手巧。他嘴巧,学谁像谁。3.恰好;正遇在某种机会上:恰巧。偏巧。凑巧。巧遇。来得真巧。我一出大门就碰到他,真巧极了。4.虚浮不实的(话):花言巧语。5.姓。

拙:1.笨:弄巧成拙。2.谦辞。称自己的文章、意见等:拙作。拙见。

有:[yǒu]1.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2.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3.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4.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5.表示大、多:有学问。6.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7.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8.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yòu]古同“”,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素:1.白色;本色:素服。2.蔬菜类食品。与“荤”相对:素菜。素食。3.本来的;原始的:素质。素材。4.质朴;不华丽:朴素。素净。5.构成事物的基本成分:要素。因素。元素。6.副词。一向;向来;从来:素不相识。素有交往。7.古称洁白的生绢:尺素。

成语评论

巧拙有素”这个成语乍一听有些陌生,但它其实传递了一个朴素道理:灵巧和笨拙各有其存在的逻辑。比如职场中,有人擅长快速解决突发问题(巧),有人则坚持用笨办法反复验证细节(拙),最终项目成功可能恰恰依赖这两种人的互补。

为什么“笨拙”反而有价值?我曾参与过一个产品设计项目:团队里的小李总能用天马行空的创意让方案出彩,但真正避免项目翻车的,是老张坚持用Excel手动核对2000多条数据。这种“拙”看似低效,却堵住了算法检测不到的漏洞。

“巧”就一定优于“拙”吗?去年帮亲戚装修时,水电工老周不用水平仪,单凭经验目测走线。起初我觉得他方法太“拙”,结果完工后发现他绕开了所有承重墙隐患——这种经验型“巧劲”,反而是标准化流程无法替代的智慧。

个人观察:社会正在过度追求“巧”现在满屏的“5分钟掌握XX技能”“三步实现财富自由”,这种追求捷径的焦虑,让我们容易忽视“拙”的价值。就像AI绘画虽能快速生成精美图像,但画家在反复修改中形成的独特笔触,才是艺术真正的灵魂。

寻找动态平衡点我常和学生说:用“巧”的方法学习新知识,比如记忆宫殿法背单词;用“拙”的态度夯实基础,像古人抄书般手写重点概念。上周有个学生告诉我,她靠这个方法三个月通过了日语N1考试——这或许就是“巧拙有素”的现实印证。

下次看到别人用你觉得“笨”的方法做事时,不妨先别急着否定。就像农田里机械收割机(巧)和手工除草(拙)并存,不同的存在方式,本质上都在让世界的齿轮更顺滑地转动。

"巧拙有素"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