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ān tuí mù huài
成语解释:册:泰山;颓:倒塌;木:梁木。泰山倒塌,梁木折断。比喻众所仰望的人物逝世。
成语出处:《礼记·檀弓上》:“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比喻重要人物逝世
繁体字形:山頹木壞
英文翻译:death of a sage
山:1.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的部分:高山。山顶。2.像山的东西:冰山。3.蚕蔟:蚕上山了。4.山墙:房山。
颓:1.倒塌:颓垣断壁。2.衰败;意志消沉:衰颓。颓丧。
木:1.树木:伐木。果木。独木不成林。2.木头:枣木。榆木。檀香木。3.棺材:棺木。行将就木。4.质朴:木讷。5.反应迟钝:木然。木头木脑。他反应有点木。6.麻木:两脚冻木了。舌头木了,什么味道也尝不出来。7.姓。
坏:[huài]1.品质恶劣,有害:坏蛋。坏人。坏事。坏水。2.人体、东西受了损伤,被 毁: 破坏。败坏。3.质量差,不完美:这所房子不坏。4.表示程度深(用在动词后面):忙坏了。[pī]同“坯”。[pēi]土丘:“千车拥孤隧,万马盘一坏。”[péi]1.古同“培”,用泥土涂塞空隙。2.古同“培”,指屋的后墙。
“山颓木坏”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但换成现代的话说,就是“根基坏了,一切都可能崩塌”。比如有人问:“这成语到底怎么用?难道只能形容自然现象吗?”其实不然。假设一家公司为了追求短期利润,偷偷降低产品质量,结果用户投诉不断,品牌信誉一落千丈——这就是典型的“山颓木坏”,根基(质量)被破坏后,整个体系(公司)就难以维持。
再举个例子:有人觉得“山颓木坏”只能用来描述负面事件,真是这样吗?反过来看,它也提醒我们要重视基础。比如学外语时,如果发音和语法基础没打好,后期学得再快也会漏洞百出。这时候老师可能会说:“别急着背高级词汇,小心山颓木坏啊!”这种提醒反而成了积极预防的智慧。
有人可能会困惑:“这成语和‘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有什么区别?”个人认为,前者更强调结构性的崩溃,后者侧重微小隐患的积累。比如一个团队如果核心成员频繁流失(山颓),协作流程混乱(木坏),就算业务表面繁荣,也可能突然陷入危机——这种系统性的瓦解用“山颓木坏”形容更贴切。
在生活里,我们常看到类似现象。小区里那棵被白蚁蛀空的老树,春天还开着花,某天夜里毫无预兆地倒下,砸坏了三辆电动车。物业主任拍着大腿说:“早知道该定期检查树根!”你看,这就是最直白的“山颓木坏”现场教学。它告诉我们:表面的完整不等于真正的稳固。
最后想说的是,这个成语在当代的价值或许比古代更大。现代社会复杂度飙升,某个APP的代码架构问题、快递公司的分拣系统漏洞,甚至是家庭关系中的长期冷漠,都可能演变成“山颓木坏”的局面。但反过来,定期给生活做“结构健康检查”,或许就是我们对抗无形崩塌的最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