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ǚ xìn sī shùn
成语解释:笃守信用,思念和顺。
成语出处:《周易·系辞》:“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履信思順
英文翻译:To act according to one's faith
履:1.鞋:衣履。革履。削足适履。2.踩;走:履险如夷。如履薄冰。3.脚步:步履。4.履行:履约。
信:[xìn]1.诚实,不欺骗:信用。信守。信物。信货。信誓旦旦。2.不怀疑,认为可靠:信任。信托。信心。信念。3.崇奉:信仰。信徒。4.消息:信息。杳无音信。5.函件:信件。信笺。信鸽。信访。6.随便,放任:信手(随手)。信步(随意走动,散步)。信笔。信意。7.同“芯2”。8.姓。 。[shēn]1.古同“伸”,舒展开。2.古同“伸”,表白。
思:[sī]1.想,考虑,动脑筋:思想(a.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b.想法,念头;c.思量)。思忖。思索。思维。沉思。寻思。见异思迁。2.想念,挂念:思念。思恋。相思。3.想法:思绪。思致(新颖独到的构思、意趣)。构思。4.姓。[sāi]〔于思〕多胡须的样子,如“自捋颔下,则于思者如故矣”。
顺:1.向着同一个方向(跟“逆”相对):顺风。顺流而下。2.依着自然情势(移动);沿(着):顺大道走。水顺着山沟流。3.使方向一致;使有条理次序:把船顺过来,一只一只地靠岸停下。这篇文章还得顺一顺。4.趁便;顺便:顺手关门。顺嘴说了出来。5.适合;如意:顺心。顺眼。不顺他的意。6.顺利:顺遂。这些年一直很顺。7.依次:顺延。8.顺从:归顺。百依百顺。9.姓。
“履信思顺”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但它其实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举个例子:老张开了一家早餐店,每天凌晨四点起床备料,坚持用新鲜食材,哪怕成本高也不偷工减料。有顾客劝他:“现在用预制包子多省事啊!”老张却笑着说:“答应了街坊要做放心早餐,哪能随便改?”结果他的店铺虽然利润薄,却靠着口碑成了社区网红店。这时候有人问:“死守承诺会不会太固执?顺应市场变化不重要吗?”其实老张早想明白了——他用会员积分制留住老客,同时推出低糖新品吸引年轻人,这就是“履信”与“思顺”的完美结合。
再比如职场中的场景。小美作为项目经理,明明知道客户临时改需求会导致团队加班,但她没有直接拒绝,而是召集同事说:“客户想要的效果我们能实现80%,剩下20%咱们用替代方案说明利弊,怎么样?”这种处理既守住了专业底线(履信),又用灵活沟通化解矛盾(思顺)。这让我想到,现代社会的诚信早已不是刻板的“一诺千金”,更像带着弹力的安全绳——既给人踏实感,又留出应对变数的空间。
有人可能会困惑:“既要坚持原则又要随机应变,这不是自相矛盾吗?”观察菜市场摊主们的智慧就能找到答案。卖菜王阿姨常年给老顾客抹零头,看似吃了小亏,实则培养了忠实客群;但当电子支付普及时,她立刻学会用扫码领红包的活动留住年轻人。这种“守本分”与“跟形势”的平衡术,正是“履信思顺”最生动的诠释。我认为,这个成语的本质不是让人在诚信和变通中二选一,而是教会我们像冲浪者那样——脚下的冲浪板是诚信的根基,而顺应浪潮起伏的姿势才是前进的关键。
最后看个反例更能说明问题。某网红餐厅曾因“手工现做”的广告爆火,后来被曝光使用料理包,这就是典型的“履信”崩塌;而另一家百年老店坚持古法酿造却拒绝改良包装,最终被市场淘汰,则是“不思顺”的教训。可见,真正的智慧在于找到那个动态平衡点,就像中医讲究的“调和阴阳”,诚信是立身之本,顺时应变则是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