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éng tái lěi xiè
成语解释:层:重复,接连不断;累:重叠;榭:建在台上的房屋。形容建筑物错落有致
成语出处:战国 楚 宋玉《招魂》:“层台累榭,临高山些。”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形容建筑物错落有致
繁体字形:層台纍榭
英文翻译:Terraced pavilions
层:1.重叠;重复:层峦叠嶂。层出不穷。2.重叠事物的一个部分:外层。云层。3.a)用于重叠、积累的东西:五层大楼。两层玻璃窗。b)用于可以分项分步的东西:去了一层顾虑。还得进一层想。c)用于可以从物体表面揭开或抹去的东西:一层薄膜。擦掉一层灰。4.姓。
台:[tái]1.平而高的建筑物,便于在上面远望:瞭望台。塔台。亭台楼阁。2.公共场所室内外高出地面便于讲话或表演的设备(用砖砌或用木料制成):讲台。舞台。主席台。3.某些做座子用的器物:锅台。磨台。灯台。蜡台。4.(台儿)像台的东西:井台。窗台儿。5.桌子或类似桌子的器物:写字台。梳妆台。乒乓球台。6.a)用于整场演出的戏剧、歌舞等:一台戏。一台晚会。b)用于机器、仪器等:一台机床。三台天文望远镜。7.指台湾省:台胞。8.敬辞,旧时用于称呼对方或跟对方有关的动作:兄台。台鉴。9.姓。10.见〖台风〗1。[tāi]台州(Tāizhōu),地名;天台(Tiāntāi),山名,又地名,都在浙江。
累:[lèi]1.疲乏,过劳:劳累。累乏。2.使疲劳:病刚好,别再累着。[lěi]1.连续,重叠,堆积:累计。累日。累积。累累。日积月累。连篇累牍。2.照原数目多少而递增:累进税。3.连及,连带:累及。牵累。拖累。[léi]1.〔累累〕a.连续成串,如“果实累累”;b.颓丧的样子,如“累累若丧家之犬”。2.〔累赘〕a.多余,不简洁,如“文字累赘”;b.使人感到多余或麻烦的事物,如“负重登高,不胜累赘”(“赘”均读轻声)。
榭:建筑在台上的房屋:水榭。歌台舞榭。
“层台累榭”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拗口,但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它原本形容的是古代建筑中层层叠叠的亭台楼阁,后来被用来比喻事物繁琐复杂或者文章结构过于精细。比如,有人写论文时堆砌大量专业术语,结果读者看得一头雾水,这时候就能调侃一句:“你这文章写得像层台累榭,能不能说点人话?”
为什么这个成语能流传至今?或许是因为它精准捕捉了人类对“过度设计”的本能反应。就像装修房子时,有人非要在客厅装三层吊顶、五盏水晶灯,最后反而显得压抑;再比如某些手机App,功能按钮藏得七拐八绕,用户得像走迷宫一样才能找到设置界面。这些场景不正是现代版的“层台累榭”吗?
有人可能会问:“复杂的东西就一定不好吗?”当然不是。苏州园林的假山回廊、敦煌壁画的千佛图,这些精心设计的复杂本身就是艺术。关键要看复杂是否服务于核心价值。就像程序员写代码,既不能为了炫技堆砌冗余逻辑,也不能为了省事忽略必要细节。这个分寸感,正是“层台累榭”给我们的警示。
我个人觉得,这个成语特别适合形容当下某些互联网产品。比如某购物平台,首页塞满限时抢购、直播带货、猜你喜欢等二十多个模块,用户滑动十屏都看不到底。这种设计看似内容丰富,实则像盖了太多亭子的园林——游客逛得腿酸,反而忘了欣赏最初想看的风景。
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老家表弟结婚时,婚庆公司搞了个包含无人机表演、灯光秀、水上舞台的婚礼方案。结果当天设备故障频发,新郎新娘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等了两个小时。事后亲戚们都说:“整这些层台累榭的花样,还不如简简单单拜个堂实在。”可见返璞归真才是生活的本质。
语言就像建筑,既需要精心雕琢,也要避免过度堆砌。下次写工作报告时,不妨先问自己:这个比喻会不会让读者迷路?这个数据图表是否真正说明问题?毕竟,最好的表达不是用亭台楼阁把读者绕晕,而是像江南水乡的石板路,弯而不乱,曲径通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