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ǐ
  • shuǐ
  • zhà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chǐ shuǐ zhàng bō

成语解释:比喻说话夸张,不真实。

成语出处:唐 孟郊《君子勿郁郁士有谤毁者作诗以赠之》之一:“须知一尺水,日夜增高波。”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紧缩式;作谓语;比喻因小事而引起大风波

繁体字形:尺水丈波

英文翻译:Measuring waves with a ruler

尺水丈波的意思

尺:[chǐ]1.市制长度单位。10寸为1尺,10尺为1丈。1尺约合33.33厘米。2.泛指量长度和画图用的器具:卷尺。丁字尺。3.像尺的东西:计算尺。[chě]工尺谱记音符号之一。相当于简谱的“2”。

水:1.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化学式H2O。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101325帕)下,冰点0℃,沸点100℃,4℃时密度最大,为1克/毫升。2.河流:汉水。淮水。3.指江、河、湖、海、洋:水陆交通。水旱码头。水上人家。4.(水儿)稀的汁:墨水。药水。甘蔗的水儿很甜。5.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水。汇水。外水。6.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数:这衣裳洗几水也不变色。7.姓。

丈:1.长度单位,10尺等于1丈,10丈等于1引。1市丈合3又1/3米。2.丈量(土地):清丈。春耕前要把地丈完。3.古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老丈。4.丈夫(用于某些亲戚的尊称):姑丈(姑夫)。姐丈(姐夫)。

波:1.波浪:波纹。随波逐流。2.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波是振动形式的传播,介质质点本身并不随波前进。最常见的有机械波和电磁波。通常也可分为横波和纵波。3.比喻事情的意外变化:风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4.姓。

成语评论

哎哟,你说这“尺水丈波”到底是啥意思?说白了,就是一件小事被放大得像滔天巨浪。比如说,老王家孩子考试忘带橡皮擦,结果邻居们传成了“老王儿子考场作弊被抓”,这可不就是典型的尺水丈波嘛!

等等,为啥人们总爱把小问题搞成大新闻?依我看啊,这和人性里那点“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脱不了干系。就像上周社区群里有人发张模糊照片,说看见后山有老虎,结果后来发现是只大橘猫——你懂的,这种乌龙天天在上演。

举个实际点的例子。同事小张午休时说了句“这季度业绩压力大”,结果传到老板耳朵里变成“小张要跳槽”。你说这事儿闹的!这时候就得学学《庄子》里说的“大知闲闲”,遇事别急着下结论,先把水搅浑的谣言给滤干净。

说到这儿,有人可能要问:这成语和“小题大做”有啥区别?嘿,问得好!尺水丈波更强调事情传播过程中层层加码的戏剧性,就像往平静的池子里扔石头,波纹越扩越大。好比现在某些自媒体,拿着明星戴口罩的照片都能编出八百字小作文。

要我说,这成语在现代社会可太有现实意义了。前两天看新闻,有个大哥在超市买鸡蛋时和店员拌了两句嘴,被人拍视频配个“顾客怒砸超市”的标题,点击量蹭蹭涨。你看,互联网时代这“丈波”的速度,可比古代快了几万倍不止。

不过话又说回来,遇到尺水丈波的情况也别慌。学学《菜根谭》里那句“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该解释就解释,该无视就无视。毕竟啊,生活的池子再起波澜,只要咱心里有定海神针,还怕它翻出什么浪花来?

最后给个实用小建议:下次听到劲爆消息时,先别急着当传声筒。不妨掏出手机查查源头,或者当面问问当事人。要知道,每个被夸大的浪头底下,可能就藏着颗芝麻绿豆大的真相呢!

尺水丈波的造句

  1. 造句 滴水穿石系的控制技能,尺水丈波!通过水系术法使得水面产生强大的吸力,将目标拉入水底。
  2. 造句 叔公那些尺水丈波的话,竟然是有根有据的。
  3. 造句 3,尽管数值只是细微的变化,但“尺水丈波”,广东走了整整五年。
  4. 造句 晨会仍在继续,红光满面的陈总讲得口沫纷飞,尺水丈波,春蛙秋蝉。
  5. 造句 究竟这个事件是不是闻一增十、尺水丈波,并不是我想关注的。
  6. 造句 近段时间,网络上关于ATM机等自助银行设施涉嫌“无照经营”的讨论似有尺水丈波之势。
  7. 造句 一箱啤酒,几碟小菜,三五个人围在一起,却也是春蛙秋蝉、尺水丈波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