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hǐ shān cùn shuǐ
成语解释:每一小块山水。
成语出处:清·张问陶《青神舟中饮酒排闷》诗:“丹稜彭君古豪杰,对予常笑峨嵋劣;曾向华严顶上来,尺山寸水皆能说。”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指一小片山水
繁体字形:尺山寸水
英文翻译:length of land on small picture
尺:[chǐ]1.市制长度单位。10寸为1尺,10尺为1丈。1尺约合33.33厘米。2.泛指量长度和画图用的器具:卷尺。丁字尺。3.像尺的东西:计算尺。[chě]工尺谱记音符号之一。相当于简谱的“2”。
山:1.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的部分:高山。山顶。2.像山的东西:冰山。3.蚕蔟:蚕上山了。4.山墙:房山。
寸:1.长度单位,10分等于1寸,10寸等于1尺。1市寸合1/30米。2.形容极短或极小:寸功。寸进。寸土。寸步。鼠目寸光。3.凑巧:你来得可真寸。4.姓。
水:1.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化学式H2O。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101325帕)下,冰点0℃,沸点100℃,4℃时密度最大,为1克/毫升。2.河流:汉水。淮水。3.指江、河、湖、海、洋:水陆交通。水旱码头。水上人家。4.(水儿)稀的汁:墨水。药水。甘蔗的水儿很甜。5.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水。汇水。外水。6.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数:这衣裳洗几水也不变色。7.姓。
哎呦喂,今天咱们来唠唠成语“尺山寸水”怎么用!这词儿听着像不像在说“迷你版风景画”?说白了,它本来是指篇幅短小的山水画,后来引申为用简练的文字或手法描绘宏大场景。举个栗子啊,比如有人写游记只用了三句话就说清了黄山的险、奇、美,你就能夸他:“你这真是尺山寸水的功夫!”
等等,这成语跟“言简意赅”有啥区别?好问题!重点就在“以小见大”的意境感。比如朋友发朋友圈说“窗前雨打芭蕉,恍惚回到江南”,这可不就是尺山寸水嘛——十几个字就让你脑补出烟雨长廊的画面,比直接写“我想去旅游”高级多了对吧?
要说现代人用得着的地方可太多了!你看现在短视频讲究“三秒必抓眼球”,这不就是尺山寸水的当代应用?好比拍美食视频,特写油泼辣子滋啦一声,再切到食客陶醉的表情,根本不用旁白,观众自动脑补出麻辣鲜香。这种留白手法,跟古人用尺山寸水写诗简直是异曲同工!
个人觉得这成语特别适合咱们这代人。现在大家时间都碎成二维码了,谁有耐心看长篇大论?就像我二姨学做菜,就爱看那种“三步搞定糖醋排骨”的教程。不过话说回来,简练不等于简陋,关键是要在有限的笔墨里埋下想象的地铁线路——四通八达任君驰骋。
最后唠句实在的,下次看见精妙的短文案别光点赞,完全可以跟作者说:“您这尺山寸水的本事,赶上齐白石画虾了!”保准对方听了乐开花。毕竟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能把大象装进冰箱还让人看出大象品种的,那才是真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