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ī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ī jū yú qì

成语解释:余气:最后一口气。象尸体一样但还有一口气,指人将要死亡。也比喻人暮气沉沉,无所作为。

成语出处:《晋书 宣帝纪》:“司马公尸居余气,形神已离,不足虑矣。”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尸居余氣

英文翻译:critically ill with a weak breath

尸居余气的意思

尸:1.尸体,人或动物死后的身体。2.古代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人。

居:1.住:居民。分居。2.住的地方;住所:迁居。民居。故居。3.在(某种位置):居左。居首。4.当;任:居功。以专家自居。5.积蓄;存:居积。奇货可居。6.停留;固定:变动不居。岁月不居。7.用于某些商店的名称(多为饭馆):同和居。沙锅居。8.姓。

余:1.剩下来的;多余的:余粮。2.零数:十余人。一斤余。3.文言人称代词。我。4.“餘”,另同“

气:1.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气体。2.呼吸: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3.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气候。气温。气象。4.鼻子闻到的味:气味。臭气。5.人的精神状态: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6.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shèng)。忍气吞声。7.欺压:受气。8.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气功。气血。气虚。9.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气。湿气。10.景象: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成语评论

尸居余气”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吓人,但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它形容人虽然活着却像尸体一样毫无生气,或者指某个事物看似存在,但已经失去了实际作用。比如有人整天瘫在沙发上刷手机,对生活毫无目标,朋友可能开玩笑说:“你这状态简直是尸居余气!”

那这个成语能用在哪些场景里呢?举个例子:一家传统企业守着过时的经营模式,不愿创新,市场份额越来越小。这时候可以说:“公司管理层尸居余气,再不变革迟早被淘汰。” 这里既点出了问题,又暗含了改变的希望。

为什么这个成语值得关注?其实它像一面镜子,照出现代人的某些困境——比如“躺平”文化流行时,有人主动选择低欲望生活,也有人被动陷入麻木状态。但要注意,成语本身没有绝对的好坏判断,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理解这种状态:是暂时的休息,还是长久的逃避?

有趣的是,历史故事里也藏着“尸居余气”的影子。三国时期,刘禅投降后乐不思蜀,司马昭评价他“虽存犹亡”,这何尝不是一种帝王版的尸居余气?不过换个角度看,这种“装傻求生”或许正是他的生存智慧。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更像一个提醒:当我们感到生活失去活力时,与其批判自己“像行尸走肉”,不如把它看作调整状态的信号。就像手机没电要充电,人偶尔“尸居余气”也可能是在积蓄能量。重要的是别让这种状态成为常态——毕竟,连僵尸电影里的主角最后都会奋起反抗呢!

下次看到朋友蔫蔫的样子,不妨拍拍他说:“走,喝杯咖啡去!可别真成了尸居余气。” 用轻松的方式点破问题,既传递关心,又带着鼓励。生活总有高低起伏,关键是我们如何看待和突破那些“看似活着却死气沉沉”的时刻。

尸居余气的造句

  1. 造句 振作起来吧,不要因为一次失败变成尸居余气的样子。
  2. 造句 杨素已是尸居余气,有什么可怕的?现在他的侍女多半逃去,他也无心追逐,妾所以敢放胆前来,愿君勿惧!
  3. 造句 原来他口中尸居余气的五宗之一,阴阳宗阳宗宗主竟还是他师门的长辈……
  4. 造句 二来,你这病已深入膏肓,尸居余气,治不治得好有一说,便是要治,也‘快’不得。
  5. 造句 尸居余气杨公幕,岂得羁縻女丈夫.
  6. 造句 尸居余气杨公幕,岂得羁縻女丈夫?关雎。
  7. 造句 狂妄又如何,方才已然领教,在下可曾有恙?老夫人尸居余气,不足畏也。
  8. 造句 司马公尸居余气,形神已离,可无再虑了。
  9. 造句 请世子转告安平君,肥信早在十一年前已随主父死在沙丘宫中,只剩一具皮囊尸居余气,就请他不要再惦记了。
  10. 造句 轩辕辞不禁质疑,因为陆武正静静地躺在他身旁恬然沉睡,尸居余气,神形已离。

"尸居余气"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