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ào
  • chéng
  • ruò
  • xì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ào chéng ruò xìng

成语解释:指自幼形成的习惯就好象天性一样。

成语出处:西汉 戴圣《大戴礼记 保傅》:“少成若性,习惯之为常。”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紧缩式;作宾语、定语;指自幼形成的习惯好象天性一样

繁体字形:少成若性

英文翻译:Less is more

少成若性的意思

少:[shǎo]1.数量小(跟“多”相对):少量。少见多怪。2.不够原有或应有的数目;缺少(跟“多”相对):账算错了,少一块钱。全体同学都来了,一个没少。3.丢;遗失:屋里少了东西。4.亏欠:少人家的钱都还清了。5.暂时;稍微:少候。少待。[shào]1.年纪轻(跟“老”相对):少年。少女。老少。青春年少。2.少爷:恶少。阔少。3.姓。

成:1.完成;成功(跟“败”相对):大功告成。事情成了。2.成全:成人之美。玉成其事。3.成为;变为:百炼成钢。雪化成水。4.成果;成就:坐享其成。一事无成。5.生物生长到定形、成熟的阶段:成虫。成人。6.已定的;定形的;现成的:成规。成见。成例。成药。7.表示达到一个单位(强调数量多或时间长):成批生产。成千成万。成年累月。水果成箱买便宜。8.表示答应、许可:成!就这么办吧。9.表示有能力:他可真成!什么都难不住他。10.姓。11.十分之一叫一成:九成金。村里今年收的庄稼比去年增加两成。

若:[ruò]1.如;好像:安之若素。欣喜若狂。若隐若现。旁若无人。若无其事。2.姓。3.如果: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4.人称代词。你:若辈。[rě]见〖阿兰若〗、

性:1.性格:个性。天性。耐性。2.物质所具有的性能;物质因含有某种成分而产生的性质:黏性。弹性。药性。碱性。油性。3.后缀,加在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之后构成抽象名词或属性词,表示事物的某种性质或性能:党性。纪律性。创造性。适应性。优越性。普遍性。先天性。流行性。4.有关生物的生殖或性欲的:性器官。性行为。性生活。性的知识。5.性别:男性。女性。雄性。雌性。6.表示名词(以及代词、形容词)的类别的语法范畴。语法上的性跟事物的自然性别有时有关,有时无关。如俄语名词有阳、阴、中三性。

成语评论

少成若性”这个词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它其实在说一个很接地气的道理——小时候养成的习惯,长大后就像天生的一样自然。比如有人问:“为什么隔壁家孩子每天早起晨读,一点不费劲?”答案可能就藏在这个成语里。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小明从小被父母带着每晚睡前读20分钟书,一开始需要闹钟提醒,但十年后,哪怕没人监督,他也会顺手翻开书看几页。这就叫“少成若性”——长期重复的行为,最终变成了不需要思考的本能。你发现了吗?许多成功人士的“自律”,其实只是早年养成的习惯在自动运转。

有人可能会问:“那错过童年培养期,成年后还能改变吗?”当然可以!神经科学研究表明,大脑的可塑性持续终身。只是就像捏陶土,湿润时容易塑形,烧制后就要费更多功夫。比如想培养健身习惯,30岁开始可能需要三个月刻意练习,而孩童可能三周就能形成规律。

在数字时代,这个成语有了新解读。我观察到很多家长让孩子从小接触编程或外语,这些技能在幼年时期就像玩游戏般被吸收,等到成年后应用时,处理代码或切换语言就变得像呼吸般自然。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有些年轻人能轻松驾驭多重技能——他们只是把学习变成了“第二天性”。

不过要警惕“坏习惯的少成若性”。见过太多人无意识刷手机到深夜,追溯根源往往始于青少年时期养成的睡前玩手机模式。这提醒我们:种下什么习惯种子,就会长出什么样的生活之树。培养好习惯就像给未来存钱,利息是自动增值的行为复利。

最后分享个观察:那些能把优秀当习惯的人,往往不是靠意志力死撑,而是早年就搭建了良性循环的行为系统。就像园丁培育盆栽,关键不在修剪枝叶,而在最初塑造主干的阶段。当我们理解“少成若性”的力量,或许会更懂得:最好的教育,是帮孩子种下会自己生长的好习惯。

"少成若性"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