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ēng hú jié mò
成语解释:《晋书·列女传·王凝之妻谢氏》:“(谢道韫)初适凝之,还,甚不乐。安曰:‘王郎,逸少子,不恶,汝何恨也?’答曰:‘一门叔父有阿大(谢尚)、中郎(谢据);群从兄弟复有封胡羯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封谓谢韶,胡谓谢朗,羯谓谢玄末谓谢川,皆小字也。”南朝宋
成语出处:《晋书·列女传·王凝之妻谢氏》:“(谢道韫)初適凝之,还,甚不乐。安曰:‘王郎,逸少子,不恶,汝何恨也?’答曰:‘一门叔父有阿大(谢尚)、中郎(谢据);群从兄弟复有封胡羯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指优秀子弟
繁体字形:封胡羯末
英文翻译:Capricorn
封:1.古时帝王把爵位(有时连土地)或称号赐给臣子:封王。分封诸侯。2.姓。3.封闭:查封。封河。大雪封山。封住瓶口。把信封起来。4.(封儿)封起来的或用来封东西的纸包或纸袋:赏封。信封。5.用于封起来的东西:一封信。一封银子。
胡:1.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胡人。胡服。胡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胡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远、隔绝)。2.泛指外国或外族的:胡椒。胡瓜(黄瓜)。胡琴。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3.乱,无道理:胡来。胡闹。胡吹。胡言乱语。4.文言疑问词,为什么,何故:胡不归?“胡取禾三百廛兮?”5.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胡须。6.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狼跋其胡。”7.巷、小街道称“胡同(tòng)”(用作巷名时,“同”读轻声不儿化)。8.姓。
羯:1.公羊。特指骟过的。2.古族名。所谓“五胡”之一。曾附属于匈奴。魏、晋时散居今山西潞城附近各县,从事农耕,与汉人杂处。十六国中的后赵即羯人所建。
末:1.东西的梢;尽头:末梢。秋毫之末。2.不是根本的、主要的事物(跟“本”相对):本末倒置。舍本逐末。3.最后;终了;末尾:春末。明末。末班车。上世纪末。4.末子:锯末。茶叶末儿。把药研成末儿。5.姓。6.戏曲角色行当,扮演中年男子,京剧归入老生一类。
大伙儿听说过“封胡羯末”这成语不?哎呦喂,这词儿听着像绕口令似的!说白了就是夸人家里四个儿子个个都优秀,好比老王家种了四棵梧桐树,棵棵都能引来金凤凰。举个例子哈:“老张家的孙子们可真是封胡羯末,老大搞科研拿奖,老二开公司上市,老三当医生救人,老四画画的都能办画展!”
这时候您可能要问:这成语为啥专门用四个儿子说事?嘿,您可问到点子上了!其实这个典故出自《晋书》里谢家的四个儿子,胡、羯、末都是人名缩写。不过现在咱们用起来早就不限性别和人数啦,重点在强调“优秀群体”这个概念。比方说公司新招的实习生:“这批新人真是封胡羯末,小刘会编程,小李懂设计,小王还能说三国外语!”
您猜怎么着?我前两天在社区活动里还真见着现实版了。隔壁楼王奶奶的三个孙女,大的跳芭蕾拿奖,二的机器人比赛全省第一,小的才五年级就会写小说。街坊邻居都说:“这不就是新时代的封胡羯末嘛!”您瞧,传统文化照进现实,照样鲜活得很。
不过依我看呐,现在用这个成语得注意场合。要是人家家里就一个孩子,您硬要夸“封胡羯末”那不是找不痛快嘛?这时候换成“人中龙凤”“后生可畏”更合适。说到底,语言这玩意儿得活学活用,就像炒菜要掌握火候,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最后提个醒儿,下次见到优秀团队别光会说“666”,试试用“封胡羯末”夸人,保管显得既有文化又不落俗套。毕竟咱们五千年的文化宝库里,这样的好词儿就像藏在沙滩上的珍珠,多捡几颗揣兜里,指不定哪天就派上大用场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