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uì chuáng yè yǔ
成语解释:两人夜间对床共语。
成语出处:宋·张元幹《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词:“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定语、宾语;指亲友或兄弟久别重逢
繁体字形:對牀亱語
英文翻译:reunite . after a long separation
对:1.回答:对答如流。2.向着;朝着:枪口对准敌人。3.对抗;敌对:对手。针锋相对。4.对待。例:对事不对人。5.正确;正常;相合:这话很对。神色不对。数目不对,还差一些。6.把两个东西放在一起比较,看是否相符合:校对。对表。7.使两个东西接触或配合:把破镜片对到一起。对榫。8.投合;适合:俩人很对脾气。对心思。9.成双的:对联。10.搀入(多指液体):对水。11.⑪介词。1.与“对于”用法基本相同,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对你的建议,他很重视。2.对待:小王对他有意见。3.朝;向:对人民负责。
床:1.供睡觉用的家具。2.像床的东西:冰床。机床。3.某些东西中起托架、支撑作用的部分:牙床。琴床。4.某些像床的地面、地貌:河床。5.量词。用于被褥等:一床被子。
夜:1.从天黑到天亮的一段时间(跟“日”、“昼”相对):夜晚。夜班。白天黑夜。冬天昼短夜长。2.用于计算夜:三天三夜。每日每夜。3.姓。
语:[yǔ]1.话:语言。语音。汉语。外语。成语。千言万语。2.说:细语。低语。不言不语。默默不语。3.谚语;成语:语云,“不入虎穴,焉得虎子。”4.代替语言表示意思的动作或方式:手语。旗语。灯语。5.姓。[yù]告诉:不以语人。
哎,你听说过“对床夜语”这个成语吗?说白了就是两个人深夜躺在床上聊天,聊得掏心掏肺那种。比如说啊,小李和他哥们在大学宿舍里对床夜语,从考试挂科聊到人生理想,结果第二天俩人顶着熊猫眼上课——这场景是不是特别有画面感?
等等,为啥非得“对床”不可呢?这里头其实有个讲究。古人讲究礼数,白天见面要正襟危坐,只有夜深人静躺床上才能卸下防备。就像现在年轻人说的“深夜emo时间”,这时候聊的话题啊,可比白天走心多了。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大伙儿都抱着手机熬夜,对床夜语是不是过时了?你别说,前阵子我去露营,帐篷里没信号,反而跟朋友聊出了这几年最实在的对话。手机屏幕再亮,还真比不过黑暗中听见对方声音的温度。你说这算不算现代版的对床夜语?
有人可能要问,这成语用起来会不会太文绉绉?其实不然。比如开公司年会时,老板说“咱们别整那些虚的,今天就来个对床夜语式座谈会”,底下员工立马就get到要开诚布公了。你看,老成语照样能玩出新花样。
要我说啊,这个成语最妙在“夜语”二字。白天说话像打乒乓球,你来我往都是场面话。可到了夜深人静,话语就像溪水流进心田。所以下次遇到能跟你对床夜语的人,可得好好珍惜——现在这年头,能放下手机陪你唠嗑的人,比大熊猫还稀罕呢!
最后提一嘴,别以为非得物理意义上的“对床”。地铁末班车上并肩坐着的陌生人,医院走廊里互相安慰的病友家属,这些瞬间都透着对床夜语的精神内核。说到底,重要的不是床,而是那个愿意在黑暗里陪你说话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