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án
  • máo
  • zhuó
  • shù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án máo zhuó shù

成语解释:汗毛都竖立起来。形容非常恐怖,或心情特别紧张害怕。

成语出处:《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见者寒毛卓竖,舍利佛独自安然。”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恐惧时

繁体字形:寒毛卓竪

英文翻译:Chilly hair

寒毛卓竖的意思

寒:1.冷(跟“暑”相对):寒冬。寒风。天寒地冻。受了一点寒。2.害怕;畏惧:心寒。胆寒。3.穷困:贫寒。4.姓。

毛:1.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鸟类的羽毛:羊毛。鸡毛。枇杷树叶子上有许多细毛。2.东西上长的霉:馒头放久了就要长毛。3.粗糙;还没有加工的:毛坯。毛铁。4.不纯净的:毛利。毛重。5.粗略:毛估。毛算。6.小:毛孩子。毛贼(小偷儿)。7.指货币贬值:钱毛了。8.姓。9.做事粗心,不细致:毛手毛脚。毛头毛脑。10.惊慌:心里有点儿毛。这下可把他吓毛了。11.发怒;发火:把他惹毛了,你要吃大亏。12.一圆的十分之一;角。

卓:1.高而直:卓立。2.高明;不平凡:卓见。卓越。3.古又同“桌(zhuō)”。

竖:1.跟地面垂直的(跟“横”相对):竖井。竖琴。2.从上到下的;从前到后的(跟“横”相对):画一条竖线。竖着再挖一道沟。3.使物体跟地面垂直:竖电线杆。把柱子竖起来。4.汉字的笔画,从上一直向下,形状是“。”。5.年轻的仆人:竖子。

成语评论

有人问:“寒毛卓竖”这个成语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实它描述的是一种极度恐惧或紧张的状态,就像人在受惊时汗毛突然竖起来的感觉。举个例子:深夜独自从墓地旁经过,风吹树叶的沙沙声让我寒毛卓竖,仿佛身后有双眼睛盯着自己。

这时候可能有人好奇:“这种反应是身体的本能吗?”没错!当我们感受到危险时,交感神经会瞬间激活,汗毛竖起其实是远古人类遇到野兽时的防御反应残留。比如看恐怖片时,主角打开一扇吱呀作响的木门,背景音乐突然寂静——观众也会跟着寒毛卓竖,这是大脑在模拟危险情境的自然反馈。

再举个现实中的例子:第一次在千人会场做演讲的小张,握着话筒的手微微发抖。当聚光灯打在他脸上时,那种寒毛卓竖的紧张感反而让他超常发挥,最终获得满堂掌声。这说明适度的紧张能激发潜能,就像过山车带来的刺激感,既让人害怕又令人着迷。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只能用在恐怖场景吗?”当然不是!它还能形容突如其来的震撼体验。比如考古队员意外发现千年文物时,青铜器上神秘的花纹让他们寒毛卓竖——这既是敬畏,也是对历史奇迹的本能震撼。

我个人觉得,现代人虽然很少遇到真正的生存危机,但寒毛卓竖的体验反而成为文艺创作的重要元素。从悬疑小说到密室逃脱游戏,我们似乎在安全范围内主动寻求这种刺激,这或许是人类对自身生存本能的一种浪漫化致敬。

最后分享个温馨场景:暴雨夜突然停电,小明摸着黑找蜡烛时,窗外炸响的惊雷吓得他寒毛卓竖。但当他点亮烛光,发现家人都围坐在餐桌旁说笑,那种恐惧瞬间转化为温暖的安心感。你看,有时候让我们汗毛竖起的不仅是恐惧,更是强烈的情感共鸣。

寒毛卓竖的造句

  1. 造句 我躺在那里,寒毛卓竖,不知道尿裤子没,因为对于我自己的下半截我已没有了感觉。
  2. 造句 杨笑只感背后一阵凉飕飕,浑身寒毛卓竖,腰眼似有股暖流,径直朝他周身穴位游走而去,丹田之处一收一热,登时气息通畅,回过神来。
  3. 造句 小痴立刻寒毛卓竖弱弱的道:可是我伤害没好呢,怎么也要等到明天吧。
  4. 造句 声,回荡在空洞的石屋里,听得我寒毛卓竖。
  5. 造句 汗流夹背汗流洽背寒毛卓竖魂飘神荡汗洽股栗。
  6. 造句 即便知道是幻象,山子巽仍是寒毛卓竖,本能的迟疑了一下,剑速缓了半弹指。
  7. 造句 这下,寒毛卓竖的人,急促生慌互相碰撞,肩摩袂接,磕头碰脑,鸟散鱼溃,眼见冰柱扑面直逼,只知道前面一片白茫茫。
  8. 造句 老鬼悠悠的讲述就如一股阴风,吹得车厢里所有人寒毛卓竖,打了个冷颤后,全都下意识的察看自己的身体,深怕沾染有那邪恶的蛊虫。

"寒毛卓竖"的相关成语